第338章 危境重重志愈坚
顾长渊猛地转过身,只见杨将军带着几名亲兵,神色凝重地站在他的身后。“杨将军,你……”顾长渊刚开口,杨将军便打断了他,“顾大人,末将深夜造访,是有要事相商。”
杨将军的目光锐利,语气低沉,“本将收到你的信件,也听闻了军中的一些流言蜚语。关于郑王爷叛乱一事,本将尚有疑虑。”顾长渊心头一沉,他知道杨将军指的是那些诋毁他,说他夸大其词,制造恐慌,意图掌控兵权的谣言。这些谣言如同跗骨之蛆,在军中迅速蔓延,动摇了军心。
“杨将军,军情紧急,郑王爷的叛军势力日渐壮大,若再不出兵平叛,后果不堪设想!”顾长渊极力劝说,语气中带着一丝焦急。
杨将军沉吟片刻,缓缓说道:“顾大人,本将并非不愿出兵,只是此事事关重大,需得谨慎行事。待本将查明真相,定会给朝廷一个交代。”他的话模棱两可,既没有答应出兵,也没有明确拒绝,让顾长渊心中更加不安。
与此同时,在京城皇宫深处,李太监鬼鬼祟祟地溜进一间密室。他察觉到徐凛风正在调查他与郑王爷之间的秘密通信,心中愈发惶恐。“该死的徐凛风,竟敢调查我!”李太监咬牙切齿,“我得尽快将消息传出去,并且想办法除掉他!”
他从袖中掏出一张纸条,上面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字迹,正是他与郑王爷勾结的证据。他将纸条塞进信鸽的脚环,放飞信鸽,看着它消失在夜空中。随后,他阴险地一笑,“徐凛风,你就等着身败名裂吧!”他开始散布谣言,诬陷徐凛风与郑王爷勾结,意图谋反,搅乱朝廷内部,转移视线。
在顾长渊焦头烂额之际,徐凛风也感受到了来自李太监的压力。他知道,自己必须加快调查的步伐,尽快找到李太监的罪证,才能洗清自己的嫌疑,帮助顾长渊稳定局势。
而远在战场上的郑王爷,却因为连日的胜利而得意忘形。他的叛军士气高涨,一路势如破竹,不断逼近京城。“看来,这天下很快就要是我的了!”郑王爷仰天大笑,眼中闪烁着贪婪的光芒。
“王爷英明神武,不出几日,便可攻破京城,成就霸业!”孙谋士在一旁奉承道。
郑王爷志得意满,仿佛已经看到了自己登上皇位的那一刻。京城百姓人心惶惶,四处逃窜,曾经繁华的街道如今一片萧条,战争的阴云笼罩着整个京城。
就在这危急关头,一名浑身是血的信使跌跌撞撞地跑进了顾长渊的营帐,“顾大人……大事不好……”
信使气喘吁吁,鲜血染红了衣襟,“顾大人……边关告急!杨将军……中了埋伏……”
顾长渊一把扶住信使,脸色骤变,“怎么回事?细细说来!”
信使强忍着疼痛,断断续续地讲述了边关的惨状。原来,杨将军虽然对顾长渊的平叛计划心存疑虑,但最终还是迫于朝廷的压力,率军前往边关抵抗郑王爷的叛军。然而,他却中了孙谋士的圈套,被引诱到一处峡谷之中,遭到了叛军的伏击。朝廷的军队损失惨重,杨将军身负重伤,生死未卜。
顾长渊听到这个消息,只觉得眼前一黑,险些晕倒过去。他强撑着身体,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保持冷静。杨将军的失利,无疑是对朝廷的沉重打击,也让本就岌岌可危的局势雪上加霜。
与此同时,郑王爷的叛军士气高涨,一路高歌猛进,逼近京城。京城百姓人心惶惶,逃的逃,躲的躲,曾经繁华的街道如今一片萧条,店铺紧闭,行人稀少。战争的阴云,笼罩着整个京城。
宫中,李太监依旧在散布谣言,污蔑徐凛风与郑王爷勾结,意图谋反。徐凛风虽然极力辩解,但谣言传播的速度太快,已经深入人心,许多官员都对他避之不及。他明白,自己必须尽快找到李太监的罪证,才能洗清自己的嫌疑,帮助顾长渊稳定局势。
徐凛风乔装打扮,潜入李太监的住所,仔细搜查,终于在一个暗格里找到了李太监与郑王爷秘密通信的证据。他将这些证据小心翼翼地收好,准备呈交给皇上。
然而,就在他准备离开的时候,却发现李太监已经带着几名侍卫守在门外。李太监阴险地笑着,“徐凛风,你果然在这里!你勾结叛军,意图谋反,证据确凿,还不束手就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