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长渊不动声色地看了陈县令一眼,他知道这不过是墙头草随风倒罢了,但眼下正是用人之际,他也不点破,只是淡淡地说道:“县令大人能明辨是非,顾某深感欣慰。粮种改良事关百姓福祉,还望大人能够鼎力相助。”
陈县令连忙保证,一定会尽力配合。他甚至主动提出,要帮助顾长渊推广新粮种,以弥补之前的过错。顾长渊欣然接受,他知道,有了官方的支持,粮种改良计划将会更加顺利地进行。
解决了谣言和官方阻力这两大难题,顾长渊顿感轻松不少。他回到培育基地,看到孙工匠正对着几株枯萎的幼苗唉声叹气。
“怎么了,孙工匠?”顾长渊问道。
孙工匠抬起头,一脸沮丧:“顾公子,这…这新粮种的培育,比我想象的要难得多。我试了好几种方法,都不见效,这些幼苗…都快要枯死了…”
顾长渊走到幼苗前,仔细观察了一番。他发现这些幼苗的根部都有些发黑,像是得了某种病害。他沉思片刻,突然想起了一种现代农业技术……
“孙工匠,”顾长渊语气沉稳,“你试试用草木灰混合清水,按照一定的比例浇灌这些幼苗……”他顿了顿,目光落在孙工匠疑惑的脸上,“记住,比例是……”
顾长渊沉吟片刻,将草木灰与清水的精确比例告知孙工匠,并详细解释了其中的原理:“草木灰呈碱性,可以中和土壤酸性,同时还能补充钾肥,对幼苗的生长很有好处。另外,草木灰还能有效抑制一些常见的土壤病菌,这应该就是幼苗根部发黑的原因。”
孙工匠听得连连点头,眼中充满了敬佩:“顾公子真是博学多才,小的佩服!”他立刻按照顾长渊的方法配置了草木灰溶液,小心翼翼地浇灌在幼苗上。
几天后,奇迹发生了。原本奄奄一息的幼苗竟然重新焕发了生机,嫩绿的叶子舒展着,充满了活力。孙工匠欣喜若狂,连忙将这个好消息告诉了顾长渊。
“太好了!”顾长渊看着茁壮成长的幼苗,心中充满了希望。粮种培育的成功,为他接下来的推广计划增添了巨大的信心。
然而,粮种市场上的混乱却并未因此平息。周商人见风使舵,意识到谣言即将被破解,便想赶紧收手。但他之前的炒作已经扰乱了市场秩序,粮价波动剧烈,百姓人心惶惶。
“顾公子,这周商人趁乱囤积居奇,哄抬粮价,如今见势不妙就想脱身,可不能轻易放过他!”徐凛风义愤填膺地说道。
顾长渊微微一笑:“放心,我自有办法。”他随即发布公告,宣布将以低于市场价的价格出售新粮种,并且承诺,如果新粮种的产量达不到预期,将双倍赔偿农民的损失。
这个消息一出,立刻引起了巨大的轰动。百姓们奔走相告,纷纷前来购买新粮种。周商人囤积的旧粮种无人问津,价格一落千丈,最终血本无归。
顾长渊此举不仅稳定了粮价,恢复了市场信心,还狠狠地教训了周商人这样的投机者。然而,尽管谣言已被破解,大部分农民仍然对新粮种持观望态度,不敢轻易尝试。
“顾公子,眼看就要进入雨季了,这雨水要是太多,新培育的粮种恐怕……”徐凛风忧心忡忡地望着窗外阴沉的天空。
顾长渊眉头紧锁,他知道徐凛风担心的是什么。这个季节正是自然灾害频发的时期,暴雨、洪涝、山体滑坡等灾害随时可能发生,对粮种培育基地将是一个巨大的威胁。
“加强基地排水设施,做好防洪准备。”顾长渊沉声吩咐道,“另外,通知所有人员,提高警惕,随时做好应对突发情况的准备。”
就在这时,一个信使匆匆赶来,脸色苍白,浑身颤抖:“报……报告顾公子,京城……京城急报!”他双手呈上一封染血的信笺。顾长渊接过信笺,展开一看,脸色骤变……“郑王……起兵造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