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将书院的几位德高望重的先生召集到一起,将顾长渊的调查行动添油加醋地描述了一番,将顾长渊塑造成一个为了个人私利,不惜扰乱学术秩序的野心家。这些先生平日里对顾长渊的一些改革措施本就不满,听信了张院长的谗言后,更是义愤填膺,纷纷表示要联名上书朝廷,弹劾顾长渊。
与此同时,张院长也开始在书院内散布谣言,煽动学生们的情绪。年轻气盛的学生们最容易被蛊惑,很快,书院里就充满了对顾长渊的谩骂声。他们聚集在顾长渊的府邸门前,高喊着“顾长渊滚出书院”“还学术界一片净土”等口号,甚至有人开始向府内投掷石块。
顾长渊府内,徐凛风看着门外群情激愤的学生们,脸色凝重。“大人,宋学究和张院长这是要置您于死地啊。”
顾长渊面色平静,眼中却闪烁着寒光。“他们越是狗急跳墙,就越是证明我们找对了方向。”他走到书桌前,铺开一张白纸,提笔写了起来。
另一边,刘书生家中,气氛依旧压抑。他整夜未眠,内心充满了挣扎。他深知真相的重要性,但也明白揭露真相的代价。他的妻儿是他的一切,他不能让他们受到任何伤害。可是,如果他选择沉默,他的良心又将如何安宁?
就在他犹豫不决之时,门外再次响起了敲门声。他心头一紧,一种不祥的预感涌上心头。他走到门前,深吸一口气,缓缓打开了门。门外站着的,不是李造假者的打手,而是……顾长渊。
“顾大人……”刘书生惊讶地叫出声来。
顾长渊微微一笑,说道:“刘先生,我知道你心中有难言之隐。但是,真相终将大白于天下,我希望你能勇敢地站出来,说出你所知道的一切。”
刘书生看着顾长渊坚定的眼神,内心受到了极大的触动。他沉默了片刻,然后缓缓说道:“顾大人,我……”
与此同时,宋学究的联名上书已经送到了朝廷。周礼部侍郎看着手中的奏折,嘴角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微笑。“顾长渊啊顾长渊,这次我看你还有什么办法……”他拿起朱笔,在奏折上写下了两个字……
刘书生嘴唇颤抖,正要开口,突然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打断了他的话。顾长渊和刘书生对视一眼,都从彼此眼中看到了不安。门外传来粗暴的喊叫:“开门!官府办案!”
顾长渊心知肚明,这是冲着刘书生来的。他当机立断,低声道:“刘先生,从后门走,我会派人保护你。”说罢,他推开后窗,示意刘书生从那里离开。刘书生犹豫片刻,最终还是选择相信顾长渊,翻窗而出。
顾长渊从容地打开大门,门外站着几个官差,领头的正是周礼部侍郎的心腹。“顾大人,我们奉命搜查刘书生的住所,有人举报他藏匿违禁书籍。”那官差一脸倨傲地说道。顾长渊冷笑一声,“搜查令呢?”官差支吾了半天,才从怀里掏出一张皱巴巴的纸,上面潦草地写着几行字。顾长渊扫了一眼,便看出这搜查令漏洞百出。“如此儿戏的搜查令,也敢拿出来?看来周侍郎是不把我放在眼里啊。”他语气冰冷,眼神凌厉,让那几个官差不禁后退了几步。
就在这时,徐凛风匆匆赶来,附在顾长渊耳边低语几句。顾长渊脸色一变,“看来他们已经动手了。”他不再理会那几个官差,转身快步离去。
皇宫大殿上,周礼部侍郎正滔滔不绝地陈述着顾长渊的“罪状”,将他说成一个扰乱学术秩序、结党营私的奸臣。皇帝听得眉头紧皱,却并未表态。顾长渊匆匆赶到,打断了周侍郎的陈述。“皇上,臣有本要奏!”他将自己掌握的证据一一呈上,并揭露了宋学究和张院长等人学术造假的真相。周侍郎冷笑一声,“顾大人,空口无凭,你可有真凭实据?”顾长渊正要开口,却发现刘书生并未出现。他心中一沉,知道事情不妙。
与此同时,陈仆人带着几个打手闯入了刘书生的家中。他们四处翻箱倒柜,寻找着顾长渊可能掌握的证据。最终,他们在床底下的一个暗格里找到了一个木盒。陈仆人打开木盒,里面装着一叠信件,正是宋学究和李造假者来往的书信!他脸上露出得意的笑容,将信件付之一炬。
顾长渊在宫中与周侍郎周旋,却始终找不到突破口。他知道时间紧迫,刘书生随时可能会有危险。他心急如焚,却只能强作镇定,与周侍郎唇枪舌剑地争辩着。
夜幕降临,顾长渊回到府中,徐凛风迎了上来,脸色凝重。“大人,刘书生……失踪了。”
顾长渊猛地站起身,手中的茶杯掉落在地,摔得粉碎。“备马!”他眼中闪过一丝寒光,“去城西破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