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盛名渐隐,初心未改(2 / 2)

但秦轩并没有放弃。他四处打听,终于得知秦王近日将在城郊举行一场祭祀活动。得知这个消息后,他欣喜若狂,早早地来到城郊,在秦王回宫的必经之路上等待着。那一天,阳光明媚,天空湛蓝,城郊的道路两旁站满了围观的百姓。祭祀活动结束后,秦王在众人的簇拥下返回宫中。只见秦王身着华丽的服饰,头戴冕旒,威风凛凛。秦轩看准时机,深吸一口气,突然冲上前去,大声喊道:“秦王陛下,请听草民一言!”

士兵们迅速围了上来,将秦轩团团围住,手中的兵器直指他的咽喉,寒光闪烁。秦王皱了皱眉头,微微抬手,示意士兵们停下。他居高临下地打量着眼前这个大胆的人,眼神中透露出一丝诧异,问道:“你是何人?为何阻拦本王的去路?”

秦轩不卑不亢地行了个大礼,声音洪亮清晰:“陛下,草民秦轩,曾在云梦山讲学。如今看到秦国百姓生活困苦,心中忧虑万分,特来向陛下进谏,望陛下能倾听百姓的心声,为秦国的长治久安考虑。”

秦王微微一愣,显然对“云梦山讲学”这个名字还有些印象。他的眼神中流露出一丝好奇,饶有兴致地说道:“哦?那你有何高见,不妨说来听听。”

秦轩深吸一口气,定了定神,将自己这些日子在民间的所见所闻,以及对秦国现状的深刻分析和详细的改革建议,一五一十、条理清晰地说了出来。他言辞恳切,情真意切,从减轻百姓赋税、合理分配土地,到选拔人才、加强法制建设,每一条建议都切中秦国当下的要害,都是为了秦国的长远发展和百姓的福祉着想。

秦王听后,陷入了沉思。他的目光紧紧盯着秦轩,似乎在考量这些建议的可行性。许久,他缓缓说道:“你的建议倒是有些道理。不过,改革之事,事关重大,牵一发而动全身,容本王考虑考虑。”

虽然秦王没有当场答应,但秦轩知道,自己的话已经引起了他的重视。他的心中燃起了一丝希望的火苗,这火苗虽小,却足以照亮他前行的道路。他决定留在秦国,等待秦王的答复,在这期间,他也将继续努力,为秦国的变革贡献自己的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