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眼前这几个人都紧皱眉头、陷入深深的沉思之中,曹髦则悠然地眯起双眼,佯装假寐起来。他静静地等待着这些人的思考结果,时间一分一秒过去,整个房间里弥漫着一种凝重的氛围。
终于,过了好一会儿之后,曹旭率先打破了这份沉寂,只见他一脸疑惑地开口问道:“父皇,儿臣实在想不通您为何要做出这样的决定呢?自古以来,皇帝一旦失去了手中的权力,往往都会沦为受人摆布的傀儡呀!而且,儿子对于您刚才所提到的‘吉祥物’这个说法更是感到茫然不解,还望父皇能够给儿臣详细解释一番。”
听完曹旭这番话后,曹髦才缓缓地微微睁开了眼睛。他先是轻轻地叹了一口气,然后语重心长地说道:“孩子们,你们可知道,纵观咱们国家漫长的历史长河,君主与臣民之间始终都是相互依存、相辅相成的关系。正所谓‘君如船,民如水’,水既能承载船只平稳前行,也能掀起惊涛骇浪将其倾覆。然而,当皇帝拥有过于庞大的权力时,如果不幸遇上能力不足或者昏庸无道的君主在位,那么就极有可能引发民众的强烈不满和怨恨,从而导致社会动荡不安。因此,朕刚刚所说的那个‘吉祥物’,其实就是指倘若有朝一日君主的威严已经无法震慑住天下苍生之时,倒不如主动放权。如此一来,可以保留自身的尊贵地位,但却不再掌控实际的权力,进而通过这种方式来实现如同孔家那般独特而又备受尊崇的存在。”
听完曹髦所言之后,曹旭等人不禁面露惊色,心中暗自思忖着这一想法的可行性。虽说并非完全无法实现,但实际操作起来确实颇具难度。毕竟此事牵连甚广,稍有不慎便可能引发一系列难以预料的后果。然而,他们心里也清楚得很,如果连他们这些大魏国朝早期的帝王都无法将其达成,那后续继位者恐怕更是无能为力了。
紧接着,众人围坐在一起,开始深入探讨起具体的实施办法来。在此期间,曹髦提出不妨借鉴一下后世的君主立宪制度。然而经过一番仔细分析和研讨,大家发现这种制度固然有其可取之处,但其中存在的诸多弊端也是不容忽视的。权衡利弊之下,最终决定还是效仿孔家和张天师家族所采用的模式较为稳妥。
待到计划初步拟定完毕,曹旭便当仁不让地承担起了新学制度的制定工作。与此同时,他还立下一条明确规定:曹家今后的皇帝在位时长不得超过二十年。一旦皇帝退位,仍需继续发挥自身余热,投身于新学领域的研究之中。倘若哪天不幸遭遇大魏分崩离析之局,务必要确保新学传承能够在曹家得以延续下去。而届时,曹家则主动交出手中权力,仅保留一个尊贵的名号即可。
至此,曹髦这位退位许久的帝王,颁布了他退位之后的首个重要法令——开创曹氏新学。这一创举旨在为国家培养更多的人才,推动文化和知识的传播。不仅如此,他还决定在谯城大兴土木,修建一座宏伟壮观的新学城,这座城市将成为未来曹魏退位君主的栖息之所。
此项法令更具深远意义之处在于,它明确规定:倘若曹氏帝王因自身的昏庸无能而导致国家陷入动荡不安之境,或者致使百姓背井离乡、流离失所,那么百姓和朝中群臣有权剥夺其统治权力。从此以后,后世的曹氏帝王仅能保留尊贵的称号,而不再直接参与国家大政方针的决策。国家的治理权则交由百姓们选举出的德才兼备之人来执掌。
伴随着这道法令的出台并迅速传扬开来,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很快就传遍了世界各个角落。对此,百姓们的反应可谓五花八门、各不相同。毕竟当下他们安居乐业,对现有的生活状况感到颇为满意,实在难以想象皇家会出现如法令中所述那般糟糕的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