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之行赵定安反倒是很轻松了。
虽然他在这里没房子,家里也没在这里开酒店啥的,但赵定安深谙有钱能使鬼推磨这个道理。
说实在的,和朱元璋朱棣相比,赵定安对金陵可谓不熟悉,他上次去金陵还是高中研学的时候。
别说朱元璋朱标马皇后了,哪怕现在定都北平的朱棣朱高炽和朱瞻基他们也对金陵熟悉无比。
因此,那什么鸡鸣寺、夫子庙、秦淮河,都只是简单逛逛,要说这些景点有什么特色,朱元璋等人可谓是张口就来。
因此,这次来现代的金陵,赵定安的目光放在了钟山风景区。
钟山是南京的绿肺与历史地标,集明文化、民国风情、自然景观于一体。
早上八点不到,赵定安就带着众人站在了明孝陵的门口。
“家人们早上好,我们今天的直播是昨天的续篇~”休息了一晚上的赵定安原地复活,“今天这一站是钟山!”
[钟山!是要讲孙中山了吗?]
[应该讲朱元璋,那俩老哥还在。]
[这是不是主播自费的啊?]
[但是感觉主播不差钱,所以无所谓啦。]
赵定安确实不差钱,他上次抽奖运气一般,抽到历史人物占比小,抽空的也少,最后入账几十万。
“朱元璋咱讲过了,咱就直接讲明孝陵啊。”
朱元璋瞬间明白了,好家伙,看热闹看了半天,自己最后成了热闹。
不过,他是洪武七年的朱元璋,对于孝陵可谓是一无所知。
“明孝陵始建于明洪武十四年,历时25年,至永乐三年基本完工。朱元璋去世后,朱允炆将其灵柩安葬于此,马皇后早于朱元璋去世,谥号孝慈,陵墓因此得名孝陵。”
“朱元璋亲自选定钟山为陵址,因其风水极佳,北依钟山主峰,南临平原,符合古代背山面水、藏风聚气的帝王陵寝选址理念。”
饶是马皇后也没忍住嘴角一抽,这种感觉实在是......太奇妙了!
“明孝陵的布局开创了明清两代帝王陵寝的形制,分为神道和陵宫两大部分,整体呈北斗七星状分布,融合了唐宋陵寝传统与创新设计。”
[啊,形制还有不同?]
[主播说说呗。]
赵定安看到了这条消息,便道:“上古至商周时期,多为土坑竖穴墓,无封土,陪葬品多为石器,陶器件。商周时期出现‘墓而不坟’,墓穴深埋地下,地面无标志。”
“春秋战国至秦,封土为陵的兴起,君主陵墓与贵族墓地分离,形成独立陵园。”
“汉代出现‘方上’形制,封土堆成覆斗形,象征‘天圆地方’。以封土为中心,设陵邑、寝殿、神道石刻。盛行黄肠题凑、玉衣殓葬。”
“魏晋南北朝时期,薄葬与自然融合,部分帝王陵墓依托山体开凿墓室。”
“唐代形制因山为陵,以整座山为陵体,象征天人合一,防盗且气势恢宏。神道延长,两侧列置石像生。陵园设内外两重城垣,四门置石狮,南门为神道入口。”
“宋代则集中陵区与简化规制,封土恢复方上但较汉唐低矮,地宫结构简化。陵墓选址严格遵循‘五音姓利’风水理论。”
“元代则流行不树不封,简化祭祀。”
讲完这些,赵定安又把话题拉到明孝陵身上:“明孝陵的神道,两侧排列着12对石兽,狮、獬豸、骆驼、象、麒麟、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