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他飘了(1 / 2)

“到了建安七年,袁绍病逝,曹操逐步平定河北袁氏势力。”赵定安继续道,“这个时期,江东地区孙策遇刺身亡,弟孙权继位。荆州由刘表据守,刘备依附于新野,暗中积蓄力量。关中由马腾、韩遂割据,名义归附曹操,但实际独立。”

“建安八年,曹操攻占黎阳,击败袁尚、袁谭联军。同时推行屯田制,在许昌等地大规模恢复农业生产,增强军粮储备。”

“建安九年,曹操攻占邺城,控制冀州。他颁布《抑兼并令》,抑制豪强土地兼并,减轻农民赋税,并以邺城为政治军事新中心,开始营建魏国基业。”

“到了建安十二年,曹操北征乌桓,率轻骑冒雨奔袭,于白狼山大破乌桓主力,斩杀单于蹋顿,收服辽东公孙康,北方完全统一。回师途中登碣石山,写下《观沧海》《龟虽寿》等名篇。平定北方后,战略方向发生转变,目标转向南方,准备南征荆州与江东。”

“而这一年,天下的格局又发生了变化。”赵定安继续道,“江东地区,孙权镇压山越,巩固内部,准备西进荆州。刘备则三顾茅庐得诸葛亮,提出《隆中对》战略。三国雏形初现,曹操、孙权、刘备三大集团逐步形成。”

[诸葛亮真厉害,不愧是武侯。]

[可惜奉孝死了,要不然诸葛亮也不会出山,所谓奉孝不死卧龙不出嘛。]

赵定安看到这句话,不是很赞同。

历史上,建安十二年曹操北征乌桓,郭嘉随行,行至易州病逝。

同年冬天,诸葛亮出山。

这似乎有联系,但是细究完全是狗屁不通的一句话。

怎么不说奉孝不死,司马懿不出呢?

人家也是起初装病拒绝,但因曹操威胁“若复盘桓,便收之”,于建安十三年被迫出仕的耶。

郭嘉现在的风评啊,完全是被捧杀的结果。

曹操倒是听说过诸葛亮,但是对于他的能力,尚且不清楚。

历史上曹操集团对于诸葛亮的认知需要等赤壁之战输了之后才能领教到,但现在,曹操就已经知道了这个人了。

他眼珠子一转,有了想法。

这么厉害的人,跟着那大耳贼多亏啊!

正在直播的赵定安和默默窥屏的诸葛亮还不知道,某个时空里的诸葛亮要被曹贼辣手摧花......

赵定安没有去辩论网友的看法,继续说道:“建安十三年,曹操率大军南下荆州,刘表病死,其子刘琮投降。曹操轻骑追击刘备至当阳,后屯兵赤壁,与孙刘联军对峙。”

“而这一仗,又是天下格局的转折点。”

曹操收敛起遐想诸葛亮的神色。

结合那网友说的话,从赵定安的话里,他能听出来,这一仗他败得不轻。

“双方兵力如下,曹操有含新降荆州兵约20万。孙刘联军中孙权3万,刘备2万共约5万。但结果,赤壁一战让曹操直接失去了统一的机会。”

刘彻的手一顿,怎么有种夸不得的感觉。

[哦莫,前面还以少胜多呢,现在又以多输少了。]

[曹操人多,但那些人都是降兵啊,墙头草一样的。]

[这场战役里曹操的智囊团仿佛下线了一般。]

[也不能说智囊团下线了吧?天气问题,又有大疫,谁能料到。]

“我们先看下当时的智囊团。”赵定安道,“郭嘉,戏志才,许攸都已经死了。荀彧主政后方,不在前线。程昱提醒过,说孙权新立,联合刘备很正常,但是曹操此时已经不信任他了,没采纳。按照主流看法,贾诩建议暂缓东征,主张先稳定新占地区,再迫使江东归附,但曹操不听。荀攸此时掌管刑罚之责,不在前线。司马懿——司马懿不多说了,刚来的。”

“所以大家看出什么问题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