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0章 贴上对联就是年(1 / 2)

鞭炮声声辞旧岁,没有鞭炮也过年。

面磨完了,我们往回走,走了大半宿,又走了大半天到家了。到家了,大家迎接上来了,邻居家的小二跑上来,扯着我手问,说,叔叔,面磨回来吗?

“面磨回来了,白面磨回来了。”

“磨回来了,磨回来了。我家军叔磨面回来了。”小二蹦着高高喊着白面磨回来了。小二喊,老王家的大小子也跑来了,王家的大小子,问李二,叔叔面磨回来了吗?小二说,磨回来了,你看那边大马车拉的都是。老王家的大小子说,我就知道叔叔指定能磨回来的。

大家一听面磨回来了,都围了过来,脸上满是欣喜。老李头问,村长,这车往哪赶?

“往前赶,往前赶赶,我看谁来了,老张叔,老高,家昌谁来,我叫他们接过去,咱几个就回去休息。”

老张叔在家听到外面的喊声,急忙跑来,老远就喊上了:“哎,回来了,村长,家军磨面回来了?哎,小小子,你去喊你爷爷去。家军你们回来了?”

“回来了,张叔。”

“回来了,从这到那向阳得走多少个小时啊?”

“多少个小时没准?去的时候,从家走是五点多吧,等着到那了,那就是晚上十点了,那不是走十七八个小时吗?这回来呢,是昨晚上十点多钟往回走的,那到现在才到家呀?”

“啊,那十点从那走,到今天十点,现在是三点多了,也得十五六个小时了。好,家军,你把这差事交给我吧?你和张张殿贵,老李大哥都回去休息吧。”

“好,张叔,你就和老高,还有家昌几个给大家分面吧。你们给分两轮,头一轮,照着一百二十斤分,分完,看剩下多少,再第二轮。千万别分冒了。”

我到家了。晓琳从屋里跑出来了。母亲从屋里也走出来,眼眶微微泛红,说:家军,“可算把面磨回来了,大家都盼着白面磨回来呢?。”

这时,家昌哥过来了,说,“去向阳一趟,这一趟,又是五六天,面磨回来了呗?也够辛苦了、”

“辛苦不辛苦,面磨回来了,不管怎么的,大家过年是有面吃的了。”“对呀,这,都等着你们磨面回来呢。有的想烙饼馍面,有的想擀面条子。”

“”家昌,那老哈家,哈二,今早上还来问嘞,说,村,村长回来了吗?我妈说,包,包 包饺子,没面呢?

“哎,分面了,分面了。村长磨面回来了。” 外面来通知地喊上了。“家昌哥,你快去帮着老张,老高分面去吧。”“分面,去呗。我心思,你回来了,一会写个对联呢?这过年,今年头就是大年三十了,明天就是初一了,俺家还没有对联呢,你不在家,也没人会写呀?没写就没贴嘞。”

“贴,按着过去的传统,今天上午,就得贴上。俺家,家军没在家,也没人写,就没贴。”俺娘说道。

“待会写,待会写。别急,一会就写,娘,家昌哥,今年写对联,贴对联,咱今年就不能咱按照规矩了。什么上午,下午啊。咱不是没时间吗?一会写了,贴上就行啊?家昌哥,你先去看看,分面吧。你一会分完了面,回来,我就给你写完。

“好,我去分面去了。二婶,你们没去人领面去吗?家昌哥风风火火地跑去帮忙分面了,

一会,家昌哥分面回来了,老张叔,老高也来了。老高一进屋就喊着,家军,这村长大功搞成,现在就差贴对联了。

我笑着说:“来,来来,贴对联好说,咱们好好琢磨琢磨对联内容。”这时,小李子,小付,领着几个人,从外面跑过来喊着说,“村长,今年咱也创新创新,对联不光写吉祥话,也把咱这一年磨面的事儿写进去。”大家一听,纷纷点头称好。我听了也来了兴致,心想这主意不错,既应景又有意义。

我休息一会儿了,我得精气神也上来了,大家给我研墨,我开始构思对联。脑海里浮现出这次磨面的点点滴滴,路途的艰辛、大家的期盼都涌上心头。不一会儿,我便写好了一副对联。上联是“日夜兼程磨面归,艰辛不负众望”,下联是“寒来暑往盼粮足,岁月终迎丰年”,横批“福满人间”。大家围过来一看,都赞不绝口,直夸写得好。

老高说,你再给我编一副对联,你这么的,你看,咱新村今年开了地,又有 了东方红拖拉机,我们还是拖拉机手了,家军,你围绕着,咱们开地,我们开拖拉机,给我家写了一副对联。我说好吧,我想了想,有了,“开地拓荒兴村落,铁牛耕地富乡村”,横批“乡村新貌“。老高说不错不错。

正说着呢,张殿贵跑来了,说,我这回跟着你去磨面了,你看咱到那向阳了,人家答应给咱磨面了,咱那天那个高兴劲,还有我是个庄稼人,以后,我还得和大家在一块种地,你把这事给他搞在一起,琢磨一副对联。我说好吧,我给你先先磨面的,再写明年种地的:“磨面归来千家喜,种地迎来五谷丰。”横批“瑞年吉兆”。大家看了,都喊好。

家昌哥听大家伙喊好,眼睛亮晶晶地看,说我就写这个了。庄稼人写的这对联,太应景了,”

我笑着说:“这都是咱村子的真实写照,大家一起努力,才有了现在的好光景。

对联写完了,开始贴对联了。贴对联得打糨子,我叫小六弟弟去打,人家到西屋白面袋子里,就搲了半碗白面,俺娘看到了,立刻要过去,说我 得乖乖呀,这打糨子,你还能舍得用白面?你搲这些白面,擀面条子快够一个人吃了,俺娘说着给碗要过去,给半碗白面倒回去,换成了麦麸子筛出的黑面。晓琳看到了,说,咱娘真仔细。我说仔细,你忘了,咱春天刚来的时候,我上腰九七借粮了。晓琳说对。咱以后可得像咱娘那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