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6章 伯门主母养继子53(1 / 2)

\"棠棠!快来看!\"某日清晨,沈棠刚醒,就被肖长荣兴奋地拉到了后院。

只见他面前摆着几个陶罐,里面装着不同颜色的粉末。

\"我按照《抱朴子》里的方子改良了一下,\"他眼睛亮晶晶的,\"这种配比的火药,燃烧时间更长,烟雾还少!\"

沈棠:\"……你确定不会把咱们家炸了?\"

\"不会不会!我算过了,这个剂量很安全!\"

结果当天下午,一声巨响震得公主府屋顶的瓦片都抖了三抖。长公主拎着鸡毛掸子冲过来时,肖长荣正顶着一头焦黑的头发,灰头土脸地从书房里爬出来。

\"母亲!我、我只是想改进一下烟花配方……

长公主扶额:\"棠棠呢?\"

虽然肖长荣总有些\"危险\"的爱好,但他对沈棠的关心却是实打实的。

某年七夕,他神神秘秘地拉着沈棠到花园,献宝似的捧出一个木盒。

\"这是我做的'自动浇水器',\"他指着盒子里精巧的齿轮装置,\"你种的那些花草,以后不用天天惦记着浇水了。\"

沈棠看着这个由竹管、水车和发条组成的古怪装置,忍不住笑了:\"你研究了多久?\"

\"三个月!\"肖长荣骄傲地挺起胸,\"我还给它起了个名字,叫'棠棠一号'!\"

结果第二天,\"棠棠一号\"因为水流太大,直接把沈棠最爱的牡丹花淹死了。

肖长荣愧疚得三天没敢进书房做实验。

渐渐地,沈棠发现,她和肖长荣的性格竟是绝配。

她精明能干,把公主府的账目打理得井井有条;他单纯专注,沉浸在自己的研究世界里。

她擅长人情世故,能轻松应对京城贵妇们的茶话会;他连自家亲戚都认不全,但能一眼看出古籍里的数据错误。

某日,沈棠忍不住问他:\"你当初为什么喜欢我?\"

肖长荣放下手里的算盘,他正在计算某种丹药的配比,认真想了想:\"因为你……不嫌弃我笨。\"

沈棠噗嗤一笑:\"谁说你笨了?你只是心思不在这上头。\"

\"嗯!\"肖长荣重重点头,\"我的心思都在你身上……和实验上。\"

沈棠:\"……\"

算了,能分到一半,已经很不错了。

思蓉活到了八十三岁,最后在睡梦中安详离世。

她走得很平静,像是终于完成了一生的使命,再无牵挂。

沈军尧和沈棠成婚时,她将自己名下的大部分产业平分给了两个孩子,只留下了一座酒楼和一家点心铺子。这两家铺子的进项足够她晚年衣食无忧,还能时不时接济些穷苦人家的孩子。

由她牵头创办的学堂,如今早已能自负盈亏,再不需要她额外贴补银钱。

这所学堂,改变了许多人的命运。

最初时,除了沈家族里的孩子,来读书的大多是附近村里的贫苦孩童,他们起初只是冲着学堂每日提供的免费饭食。

可渐渐地,这些孩子学成后,竟一个个都有了出息。

有科举考上秀才的,即便不再继续科考之路了,在家当个教书先生也很好。

还有那些的确不是读书料子的,毕业之后也能去当个店铺掌柜,或者记账先生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