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才听车夫所言,二位也是去山海关吧?在下姓李,木子李,敢问二位兄弟贵姓?”
和韩林攀谈的丈夫笑着问道。
“那咱们倒是刚好顺路,在下姓韩,我这兄弟姓金。”
说完,韩林又向其问道:“李大哥这是往哪里去?”
“出关,往锦州去。”
“出关不是要文书麽?能轻易出得去?”
男人笑着回道:“韩兄弟有所不知,最近镇守锦州的前锋总兵祖将军,正招人屯田,说只要过去就给加盖官印的地契,到了山海关说去锦州屯田就能出去。”
祖大寿和赵率教一样,是袁崇焕的心腹爱将。等袁崇焕赴任督师之职以后,便让其与朱梅调换,朱梅因为宁远军哗的事被革了职,而祖大寿的营兵未动,不仅没有因为此事受罚。
反而在袁崇焕的运作下,挂了征虏前将军印,成了驻守在锦州的前锋总兵。
在袁崇焕的这几个心腹当中,赵率教通习文武,属于最不可多得的帅才;满桂悍勇无双,但为人刚愎,与其他人甚至袁崇焕的已经起了裂痕,被调往山西任了大同总兵;
其实在满桂去后,袁崇焕的心腹体系当中的矛尖没了,有一位和满桂一样,猛锐敢战年轻的将官进入了其视野,那便是与韩林关系十分良好的游击将军曹文诏。
而且曹文诏有一个非常显着的特点,那就是善于率领骑兵奔袭,能正能合。
曹文诏原本被调往了山海关,在赵率教帐下听令,不过等袁崇焕二次任职辽东,成为了督师以后,立马一纸调令将曹文诏调到了宁远,亲自进行培养,不过虽然进入了袁崇焕的视线当中,但其还并没有真正成为核心心腹。
而袁崇焕的核心心腹还有何可纲和祖大寿两个人。
何可纲有谋略和胆识,是以正合,以奇胜中奇胜的最佳人选。
而祖大寿,这个人城府很深,也最善守。
鉴于赵率教迁职山海关以后,锦州几度易手,袁崇焕便将祖大寿派到了锦州去。
祖大寿也知道袁崇焕叫自己去锦州做什么,总结了下过往数次的锦州易手,发现锦州只要被围,必然就会成为关外的孤岛,因此他想在锦州多囤一些粮食。
因此他在上任的第一时间,不仅加筑城墙,同时也下发了文书,广收民众百姓前去拓荒屯田,并声言已奏请朝廷,来民能拓多少亩荒地,就都记在其名下,发具加盖征虏前将军印的文书,同时允诺荒地两年不赋。
这几样利好,对于刚刚遭了雪灾的北直隶的百姓来说无疑颇具诱惑,因此很多人闻风而动,纷纷出关。
而出关最多的就是原本入关的辽民,他们原本因为在关外没了生计才不得已入关,但入关以后,发现关内人视他们如鞑虏,防他们如盗贼,事事百多刁难,人人备受欺辱。
因此在祖大寿的文书流传到关内以后,不少辽民开始往辽东回流,重回祖宗故地。
但这姓李的汉子并非辽东口音。
在韩林问过以后,那姓李的汉子摇头苦笑道:“俺家的地又少又薄,今年雪下的这么大,明年还不知是个什么样子,与其在永平赌,不如出关去搏一搏。”
“就依李大哥的这般胆魄,干什么都是能成事儿的。”
“借韩兄弟吉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