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鲜卑族人具有好勇斗狠的特性,所以高欢特别重用鲜卑族将士,尤其是对六镇投降归顺和收编的军人,高欢从政治上、经济上给予六镇鲜卑人很多特殊的照顾。
高欢对汉族人较为轻视,这导致胡汉之间的矛盾日益加深,他也曾试图调和胡汉之间的关系。但调解工作并不成功。
而高敖曹的离世,使得汉人将领在高欢的军队中越来越受到排挤,致使不少有才华的汉军将领都改投到西魏宇文泰的军中,因为与高欢对汉人的态度不同。
宇文泰对汉人能做到平等看待,且敢于重用汉人,不管是文人还是将领,他都一律唯才是用,并不会因为是汉人而轻视。
不过,高欢利用六镇鲜卑军兵拱卫在晋阳的四周,这样既有利于高欢对军队的调发和使用,又成为他重要的兵源。
高欢在对待汉人与鲜卑人时,总是对人说人话,对鬼说鬼话。他对汉人时就说:“鲜卑人为你们保家卫国,在外浴血奋战,以性命换取你们过和平日子,你们为什么要仇视他们?”
当对着鲜卑人时,高欢就说:“汉人男的为你们耕作种植粮食,女的为你织布造衣,你们为何还要欺负他们?”
高欢这种两边摇摆的态度对缓和双方的冲突并无多大作用,汉族和鲜卑族在高欢治下的民族矛盾十分尖锐,外加高欢偏袒鲜卑族,间接加深了这种矛盾。
高欢不能有效地解决两族人民之间的民族矛盾,间接导致失去了这个具有深厚文化根基民族的强有力后盾,在用人方面,汉人的管治才能也远胜只会好勇斗狠的鲜卑人。
高欢没能像西魏宇文泰那样把汉族和鲜卑族一起整合为关陇集团,间接让宇文泰在民族团结上取得优势,得到汉族人的支持,使得高欢在日后要消灭宇文泰更是难上加难。
在这个问题上,高欢的两个儿子高澄和高洋在任用汉人方面就大胆得多了,这是后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