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可兰摸出水囊灌了一口,用手背擦了擦嘴角的水珠和饼屑,双目在那车队的商旗上上下打量着:“蒙古王公通过晋商可以轻易获取中原的贵重奢侈品,也不用担心缴税纳贡之事,一概都交给晋商代劳,但是底层的牧民,一出生就背上了永世还不完的债…….若是有心之人鼓动,这大清朝对草原的控制下降,漠南漠北,怕是要出大乱子。”
白阿林瞥了她一眼,似乎是想起了自己这段时间为了给弟弟治腿伤欠下的债,心情有些沉郁,叹了口气,左右看了看,视线很快又被一群发色杂乱、高脖深目、衣装怪异的人吸引了过去,打量了一番,正要询问赵可兰,赵可兰却已经当起了解说员:“应该是巴达维亚来的红毛蕃,身边没有官吏跟着,不像是蒙养斋的传教士或者军中的教官。”
“朝廷两口通商,天津不在通商口岸之中,红毛蕃那边也还对咱们禁运香料,这些家伙应该是走私海商…….走私海商都跑到这里来了,看来朝堂乱成这样,天津那边的官吏也没什么心思管事了。”
白阿林又好奇的朝那边看了两眼,回头朝赵可兰略带惊诧的问道:“你个女流之辈,倒是还知道不少东西嘛?万先生什么都教?”
“这些东西光靠学是学不来的,多四下走走,多看看动动脑子思考才行!”赵可兰呵呵笑着:“你也别整天呆在满城里头,如今朝堂上乱成一团,满城管的也不严了,只要不逃旗就没人抓,多跟我出来见见世面!”
“家里那情况你又不是不知道,离不开人!”白阿林无奈的摇了摇头,一双眼又四处乱扫起来,又盯上了一伙人:“那些人是干嘛的?”
赵可兰顺着他手指的方向看去,却见官道的岔路口涌来一群人,全是素净的粗布衣衫,身上袖上满是斑驳的补丁,腰间却都绑着一个绣着经文的佛带,都用白巾裹着头,看衣装似乎是一群平民,一路行来却是隐隐有军阵之势,个个都提着用粗布绑着的各式武器,押着几辆大车,车上插的却不是镖旗商旗,而是一面面随风招展的经旗,中间的大车上还绑着一尊木弥勒。
“嘿,这帮人我还真没见过!”赵可兰也有些讶异,见那些人在一家食肆前停住,似乎是要歇脚,赶忙把半张饼子往怀里一揣:“走,去看看热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