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掀起波澜(2 / 2)

这样一来,哪怕是在理论上拥有绝对优势的三大营也无法发挥出预期中的破坏力,反而是在对方精心布置的战术压制下节节败退,士气低落。

紧接着,在隆隆作响的炮声还未完全消散之际,跟随在铁甲战车之后的火枪队和弓箭部队也加入了战斗序列。

他们利用地形优势隐蔽自己,并寻找最佳射击时机。

一旦锁定目标便迅速站出来给予致命一击。

这样的多方位攻势让本来就已陷入混乱状态中的神机营更是雪上加霜,整个战场变得一片狼藉,到处都是残垣断壁以及挣扎着想要逃生或反击的身影。

而在另一边,神机营的反击显得零散且毫无章法,由于左哨军在前方布下了战车的阻碍,使得这次反击几乎没有取得任何显着的效果。

李大信作为本次演武大赛中三大营联合部队的总指挥官,在目睹了自己部队当前不利的情势之后,立刻意识到必须要采取措施来扭转这种局面。

他的眉头紧锁,目光如炬,迅速对现有的战斗布局做出了调整。

这些左哨军完全不按照传统的方式来打仗,他们采用了一系列出人意料却又极其高效的策略,这让原本准备不足的神机营彻底失去了其应有的优势地位。

面对此情景,李大信没有犹豫,当即下令撤下已经几乎丧失作战能力的神机营,并快速让后备力量中的三千营跃马上前。

然而,就在三千营那矫健勇猛的骑兵们准备冲锋之时,对面的左哨军却依旧保持着冷静与有序。

只见他们将手中的战车慢慢移动起来,最终数辆战车紧密地聚集到了一起,相邻之间相互依存形成了一个又一个圆环形的坚固屏障。

这样一来,哪怕是在草原上所向披靡的三千营也找不到进攻的好角度了。

要知道,这些战车都是经过特别设计制造出来的,当多辆这样的战车聚集成一圈后,便会通过特殊的机械结构进行锁定加固,使其成为坚不可摧的整体。

更重要的是,每一辆战车上还配备有可伸缩式防护壁板以及射击窗口,当所有这些设备都被激活时,就仿佛瞬间变身为一座座小型堡垒般,为驻守其中的战士提供了绝佳的安全保障。

这令即便是拥有强劲冲击力和高速度优势的马背上的骑士们也只能望洋兴叹了。

左哨军的士兵能够借助壁垒上的射击孔发射火枪和弓箭,甚至在敌人接近时,还能够从内部利用长枪对准射击孔进行刺杀。

这使得他们的防御如同铜墙铁壁一般,令人难以轻易突破。

而三千营则只能采用抛射的方式,企图将火箭、石块等物品投掷到壁垒中,试图击垮里面的守军。

但由于射击角度受限且目标难以精确命中,这种攻击方式往往效果甚微,给对方造成的实际威胁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李大信目睹了这一场景后,意识到必须改变策略才能取得胜利。

他随即果断下令五军营迅速跟进支援,打算合力对付这群犹如带刺盔甲般的左哨军。

与此同时,他也希望借机派遣三千营全力歼灭左哨军在外游弋的骑兵队伍,以彻底解除心腹之患。

然而,就在这个关键时刻,令人惊讶的事情发生了——那支原本在演武场上活跃着的,由近一千名骑手组成的强大骑兵力量竟然凭空消失不见了!没错,在他们所有人的眼皮底下,这些战马连同上面英勇善战的骑士一起神秘地蒸发掉,就像是从未出现过一样。

要知道,即便是再经过严格训练的军队也不可能做到如此静默无声地撤离,更何况是如此庞大的一支武装力量。

通常情况下,战马的脚步声、盔甲碰撞产生的细微声响,以及行进间引起的扬尘,都是无法完全掩盖的。

但现在,这片开阔的演练场地上除了寂静就是更加深邃的沉默,仿佛整个世界都在为这场突如其来的“奇迹”而屏住了呼吸。

虽然心中充满了疑惑与不解,但经验丰富且冷静沉着的李大信明白,现在不是发呆或探究谜团的时候。

毕竟,这里是一片专门为大规模军事演习设计的巨大场地,其规模足以容纳数万乃至十万大军同时展开各种战术演练。

因此,在这样一个辽阔的空间里,任何小范围内的变动都可能被轻易掩藏起来。

尽管如此,面对如此不可思议的情况,李大信还是暗自警惕,准备应对接下来可能出现的各种变数。

在广阔的战场上,一千人的骑兵队伍试图隐匿身形,但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任务。

茫茫旷野中,他们如同黑色海洋中的岛屿,显而易见。

既然藏匿无望,指挥官果断作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

召回原先驻守在三千营的所有兵力,与此同时,把神机营仅存的力量也聚集起来。

这一举动让他不得不正视现实——即便是有部分士兵在这场战役中幸存下来,对于大局而言,这些力量已不足以再掀起波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