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黄河绕过太行山脉,九曲十八弯地穿行在北方大地,进入广袤的华北平原后,最后在山东半岛的沙土地上一头扎向广阔的大海,而山东境内的泰山便是华北平原上最高的山峰了。
泰山自秦以来,封建王朝都有皇帝来此举行盛大的封禅大典。农业文明的华夏大地主宰这方沃土粮仓的人不管是聪明还是愚蠢?都是通过封禅大典向世人宣告他的天子身份,因此泰山更是充满了神秘的高傲和俯瞰众生的威严。
沿途数不过来大大小小的石刻记录着一次次天子们的书法秀。而那些庙宇,儒释道三家皆有,每一家都在宣扬着本教的唯一合法和众生的臣服。而山脚下的岱庙更是将儒家精神发扬光大。
志平和金侠两人在孔子登临处附近那条古色古香的老街上转悠,他们仿佛不是红尘中人,忘了一切的世俗烦恼。金侠用一根红发箍拦住额头细碎的短发,白脸上高耸着的鼻梁平添一股异域风情,她上身着一件米色大衣,十月份的泰山脚下气温有点低了。
他们昨天入住的快捷酒店,上午休整半天,换上登山鞋,准备今天晚上夜爬泰山,去日观峰看日出。
下半天在山脚下的每一处卖石头的和卖文玩的店铺转悠,他们饶有兴趣的了解关于泰山的每一个传说,志平看到眼前祈福的游客,祝福他们每一位都心想事成,祈福得福,求子随愿。
两人吃了晚饭便开始沿着最经典的中线进发。志平觉得泰山风景跟自己去过的天柱山,九华山没有太多的不同,不过是沿着石阶而上,沿途都是刻了字的大石头和松树林,到了山顶风景也大同小异,所不同的是身边有了温柔的小侠和美好的未来吧?
两人一过岱宗坊,便发觉沿途比白天还热闹,大家都是想着明天是个晴天,能看到日出,就选择了这个点进山,志平感觉各种天南地北的口音交杂在一起,这两天他们听惯了山东话,都恍惚自己是水泊梁山108将了。
只是今晚才又回到这五湖四海的方言里,觉得自己只是泰山景区而已。两人拿着从商店买来的手电筒,沿着一天门的石阶,奋力往山上爬。
在两边黑乎乎的松树林里穿过红门,陆陆续续的人越来越多,都是兴奋和叽叽喳喳声不停的,有人高声吆喝着同伴跟上,还有听不懂的玩笑话和爽朗的笑声。
夜晚的泰山石阶两旁都有路灯,伴着途中的行人,大家都是去日出的同行者,所以格外亲切,偶尔透过密林的黑影,可见疏朗的一颗两颗星子悬在夜空的一角。
志平不禁感慨道:天气真好,明天一定能看到日出!
一开始志平爬山像走路一样飞快,一会儿超过前人,一会儿又停下来认真的看路边的石刻,尤其对右手边那堆三角状的石刻,揣摩起来上面两个红色饱满的虫二,像是丢了一半的漫漶看不清字迹,可又不理解是什么意思,二虫,虫二?但都不能自圆其说。
他打着手电筒凑上去,看到石刻两边还有一行小字:已亥年历下刘廷贵。这个好懂,就是济南府历下县太爷在已亥年题的字了。
可这是什么字呢?他回头问金侠,金侠也皱着眉头做思考状,摇摇头,啥也没说。这时旁边一个东北的口音的男子大声说:“大虫,那啥就是老虎呗!好嘛,可不就是两只老虎吗?”
男子说的特别认真,停下来的几个游客先是安静的听着他说景阳冈武松确实叫大虫是老虎,可二虫解释为两只老虎,大家轰然大笑,觉得古人能想到现代儿歌的两只老虎,也真是太滑稽了!
今夜的这个笑话让大家又忘了疲劳,继续努力爬山,登山杖的点地声音和远处庙宇传来的敲钟声听起来格外清晰,夜晚显得安静极了。金侠跟着志平身后低声说“太累了,要歇会儿”。志平停下来倚在栏杆上,金侠则一屁股坐在地上。
在他俩还没有起身的时候,旁边有个当地口音的男子走过来招呼志平道:“小伙子,就你俩?”
志平回头看看,是一个大汉抱着一件大衣也在赶路。
志平嗯了一声。
“可以啊,登山棍也不要一根。”
志平觉得确实有点累了,只好如实的回答:“没来过,也没准备,还有多远能到山顶呀?”
男子“哎呀”一声说,“早着呢,十八盘还没有到呢。”
男子很熟悉,看样子爬过很多次泰山了,志平想着跟一个熟悉的人一起也好,少走弯路。
大汉倒是直截了当地告诉志平,他是夜登泰山的志愿者,有什么不懂的都可以问他。
原来是志愿者,泰山都有志愿者服务了,志平感叹着。他又问那“虫二”是什么意思呢?
大汉仿佛没听明白,愣了一下,忽然想起来,“你是说那个时刻吧?”
志平点点头朝山下指了指。
“那虫二呀,是个字谜,虫二的石刻地处山腰,风景绝佳处。如果是白天,你们爬到这里朝东南望去,视线开阔,一路上弯弯曲曲的盘山路,在这里看下去有种不一样的感觉,所以古人在这里感叹风光绝好,于是写了这个字,虫二就是风月,可是没有边框,就是风月无边嘛!这是赞叹泰山此地是风景绝美之处。
“哦,原来如此。”金侠和志平的才恍然大悟,也赞叹着字谜设计的精巧。
不自觉的两人把大汉当做一个热情的向导。大汉很得意,那种好为人师的自得,虽然看不清神情,但滔滔不绝的话里有一些洋洋自得,也有一些帮人解疑去惑的开心。
他一路还告诉他们,现在你们是在通往仙界的路上,泰山是阴界,阳界,仙界的三界合一地方。前面有个三官庙,是供奉着主宰三界的至尊的场所。
志平想不到夜爬泰山还能遇到这么好的导游,对三界的了解也更加让他俩对泰山产生神秘而敬畏起来。此时的一段路大家都累的不想说话了,耳畔便有流水淙淙,黑漆漆的松树林和暗影里巨大的石头耸立着。
大汉说这是从山顶上流下来的溪流,流到蒿里山的这段分为上河下河,也叫上奈何下奈何。
“那有奈何桥吗?”金侠好奇地问。
“当然有啊,这边就是泰山着名的阴界景区,除了四川的丰都,就是这里了。前面过了这个黄泉水库,那边就是阴司大地了。”
一番话把两人说的身上发凉,夜晚的山风吹过,松涛阵阵。如果不是还有一队一队的夜行人,他们都不敢往山上爬了。
看到年轻人的情绪变化,大汉不再说阴司话题了,转而说“到南天门外天街那边有个娘娘庙,全国各地好多人都来这里求平安泰山,姥姥可灵验了。”
金侠向来不在并不在意这些求祷告的灵验与否,她倒是更关注来这里的善男信女以及他们背后的故事。
于是跟志平轻声的说:“那我们也去看看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