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了慕容复的话,赵牧辰当即冷哼一声,说道:“什么一同商讨,还不是因为触碰到了他们的利益,所以想要阻止,怕一人之力不够,所以才会这么多人勾结在一起!”
“虽是如此,可是朝中大臣是一股不容忽视的力量,陛下不可掉以轻心,除了军权之外,您能抓住的权力很少,现在还不是和大臣翻脸的时候。”
慕容复虽然地方行政经验不多,但对局势看得非常准确,当即劝慰说道,生怕赵牧辰一怒之下和大臣们完成切割,这对大盛没有任何好处,毕竟维持庞大的敌国,还需要那些官员。
“知道了,你留下来,认真做改革,一定要积累经验,将来是要推广到整个大盛的,对了,红娘子马上要造反,如果得到消息,就当不知道,决不能派兵剿灭,明白吗?”
慕容复何等聪明,马上就明白了赵牧辰的意图,拱手道:“请陛下放心,臣知道该怎么做,如果红姑娘有了什么困难,随时可以来找臣,臣一定万死不辞。”
“很好,这件事只有我们三个知道,好了,朕要马上返回京城去,你们忙去吧。”
赵牧辰这次真的要回京了,一路上快马加鞭,终于赶在大朝会之前,赶回到了京城。
“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朝堂上,群臣山呼万岁之后,大朝会开始了。
“众位爱卿,朕正在巡视地方,你们却要朕连夜赶回,到底所谓何事?”
“陛下,老臣有本章启奏。”
先站出来的是户部尚书,他是一位经历过三朝的元老了,为人倒也不错,这也是赵牧辰没有将他换掉的原因。
“奏来。”
“请问陛下,是否在一个县里搞所谓的改革,征收乡绅税收,还要做什么摊丁入亩,一条鞭法?”
果然是冲着改革来的,赵牧辰面上不动声色,淡淡的说道:“是又如何?”
“陛下,老臣为户部,对税收颇有心得,大盛百姓众多,而乡绅却寥寥无几,将普通百姓的税,强加在乡绅身上,这怕是不妥当,若是陛下觉得财政不足,老臣建议多增加税收即可。”
户部尚书振振有词的说道。
赵牧辰冷笑一声,问道:“那按照你所说的,应该再增加多少赋税?”
“老臣掌管户部多年,对大盛财政颇有心得,大盛有百姓八千万之众,我等可以再罗织一个个名目,哪怕是每人收五分银子,也有四千万两的收入呢,陛下以为如何?”
听了户部尚书的话,赵牧辰不置可否的问道:“朕问的是,你认为增加多少赋税合适。”
“老臣算了算,大盛百姓再增加两百文税收,便可朝廷支用一年,再无后顾之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