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 六国之策(1 / 2)

番外 六国之策

秋之时,缭再次受召入宫,议事殿内,顿弱站在左侧,身边有一文官,右边则站着前时领路的郎官。

“众卿所谏之事,寡人思虑已久,现以李长史为首,你们各去六国,诸位以为如何。”秦王等诸人站定,问道。

缭的书中也写过要出间者于六国,作为军事的辅助,所以被秦王所召。

“是。“众臣领命。

“他怎么也在这里?”离开之时,缭听见姚贾和顿弱窃窃私语。

“李斯不是还在相邦府上干过事吗?”姚贾小声问道,“难道秦王同相邦和好了?”

“大王同相邦从无过节。”顿弱回答,“姚卿今后记好了。”

“行行行。”姚贾回答。

“先生。”李斯主动来同缭搭话。

“看来,你抓住了机会?”缭同他笑笑。

“多谢先生指点。”李斯回答,“李斯一定不忘先生之恩。”

“言重了。”缭回答,“听闻李卿是孙卿之徒?”

他看了看李斯,他长的很是符合别国对楚国人的刻板印象,身高中等,没有攻击性。

“是。”李斯回答。

“你是相邦推荐给大王的?”缭问道。

“臣入秦时,先王新丧,盘缠用尽,只得寄食于相邦。”李斯回答。

“相邦要你做了什么?”缭问道。

“我在相府负责抄写吕览。”李斯回答,“其书体量巨大,相邦念我劳心劳力,所以荐我入宫为郎。”

“吕览是你的笔迹?”缭问道,“其书遒劲有力,挺不错的。”

“谢谢。”李斯笑了笑,“我才疏学浅,也就只能出点刀笔力气了。”李斯说。

“过谦了。”缭说,“你可是伴过圣贤读书,多少人羡慕不来呢。”

“先生此言差矣,恩师非是圣贤,而是异端。”李斯回答。

“此话怎讲?”缭问道。

“恩师虽言礼,但主张以礼约束人的行为,区别身份贵贱,从而服务于君王。”李斯回答。

“确实与众不同。”缭回答,“所以李卿这就遵师教,服务于大秦了?”

“不是。”李斯回答,“是我自己要来的,老师希望我回家。”

“李卿,秦王还有话问,请您回去。”二人说话间,宫人出来传报,缭于是同李斯告别,李斯返回了殿内。

“今日所见之人,李卿以为如何?”秦王坐在椅子上,甩了甩袖子问道。

“均是当世人杰。”李斯回答,“有如此助力,大事可成。”

“再同朕说说你的计策。”秦王问道。

“降服山东六国,当以攻心为上,先入间,分裂其族,软弱者收买之,强硬者毁灭之,若注白蚁于堤坝,使其自溃。”

“多少金,能行其事?”秦王提出了可行性的问题。

“不计其数,”李斯回答,“当其国灭,社稷尚不能保,钱财又怎能留住呢?”

“善。“秦王答应了。

确定要执行间六国的计划之后,秦王赐给了李斯一座官署,李斯选了一个空闲的日子,把参与计划的人邀约了过去。

缭来早,在客厅等候。李斯尚在府内治事,缭先等来了顿弱和姚贾。

“我的天啊,这是什么情况。”顿弱一进门就开始感慨。

“先生何事惊奇?”缭看着他一脸看热闹不嫌事大的表情,有点好奇发生了什么。

“我猜不透秦王在想什么,”顿弱似笑非笑的说,“李大人这官署,离相邦的相府只有一条街,就差没门对门了。”

缭原先想不明白为什么会空降李斯这么一个上级,原本他以为会由顿弱来负责,毕竟顿弱来的早。

他猜测之意,秦王确有吞并六国之意,但在之前,他还另有一个问题需要解决,那就是他的相父,大权在握的吕不韦。

如果按照这个猜测来反推,一年前秦王关注到自己,是因为自己修改了吕览中的内容,在秦王看来,这是自己的政治暗示,表示愿意和吕不韦对抗。

可惜自己实在是个书呆子,当时是真的觉得应当改书,对局势完全不懂,缭心中苦笑。

而李斯则相反,间六国的主意虽非其首创,但他快速就选择了站队秦王,权力是秦王对他的赏赐,同时也是对他的鞭策。这座官署离吕府如此之近,便是秦王的态度。

“是吗?我还以为李斯一直住这里呢。”姚贾回答。

“王命难测,你我专心做事,不要多言。”缭虽然心里想了一堆,但嘴上一点也没表现出来。

“你们俩就装吧,”顿弱说,“改天李斯要是真的和相邦撕吧起来,有天大的热闹我也不叫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