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喏,”昭明领喏。
“到时候,可要放聪明些,”王绾交待。
“是,”昭明回答。
不知是什么缘故,楚王并没有马上召见秦国的使者。
王绾似乎对此早有预料,也没有多话,把工作的重点放在了拜会那些对楚国有二心的臣子上,昭明则是留在驿馆处理一些日常的杂事,没有跟去。
“见过景大人,”王绾来到景氏的府邸拜会。
“拜见秦使,”景氏的老臣来接见他们。
“老先生,不必多礼,”王绾扶起了景氏的老头。
“请问秦使此次来,有何吩咐?”景氏小心翼翼的问。
“唉,先生这是说的哪里话?”王绾笑着说,“先生有恩于秦国,我们从秦国来,自然要想着先生。”
在李斯的名单上,这位景氏的老臣是收礼收的最多的,虽然他早已经退休,不能上朝,但是景氏一族内部的事务还是都要经过他来处理。
“老臣,不敢言恩。”老头颤颤巍巍的说。
“有何不敢言,”王绾让手下把金银珠宝拿进来。
“哎呦,使不得使不得,”老头推辞。
“唉,我们秦国,讲究一个轮功行赏,没有什么使不得的。”王绾说,“以后如果秦楚有战事,还请景氏一族多多帮助啊。”
“大人啊,”老头子说,“我是楚臣,要怎么帮助秦国呢?”
“和以前一样就行,”王绾说,“到时候若秦国取胜,你景家今天是楚国的贵族,明天就是秦国的贵族。”
“好吧,好吧。”老臣语气缓慢的答应下来。
“大人,大人,”王绾还打算客套两句,忽然来了一个慌慌张张的仆人。
“怎么了?”王绾心知不妙,于是拉着仆人一边往外走,一边问道。
“大人,”仆人气喘吁吁的说,“驿馆被围起来了
“什么?”王绾震惊,“是什么人?围了几时了。”他赶快带着仆人往回走,甚至没去和景氏的老头道别。
驿站这边,王绾离开之后,昭明正在看书,这几天他发现此处拥有不少古楚国的书,他都拆开竹筒看了看,不过上面的字很多不认识,只能看个大概。
“先生,”驿馆的小二跑了过来,脸上挂着一副非常为难的表情。
“怎么了?”昭明心里觉得不妙,于是问跑堂。
“门外有几个打扮华丽的老爷,气冲冲的来堵门嘞,”跑堂着急的说。
“啊?”昭明放下了手中的书卷,跟着跑堂一起来到门口。
只见一个穿着白底蓝袍,梳着楚人发型的士大夫立在人群当中,身后跟着一些家丁仆人,抬着几箱东西正堵在那里。
来往的行人都低着头不敢往这边看,有一个小孩好奇朝这里望了一眼,立马吃了家长送的一个脑瓜崩,哭着跑走了。
“你就是秦国的使节?”那个蓝袍士子问昭明。
“回大人,小人是左使,”昭明行礼,“主使大人和右使外出有事,您有什么事情可以由我来转达。”
“哼,”那个士子虽然看起来很愤怒,但是他脸上却带着悲伤的神色,“秦国,一个堂堂的泱泱大国,竟然也会在背后搞这些把戏?”他指了指背后的几个箱子。
昭明其实认得那几个箱子,他前几天搜寻车夫丢失口粮的时候看到过,是秦国带来的装宝物的箱子,但是眼下并不清楚来人要做什么,于是他开始装糊涂。
“大人,小的不知啊。”他回答。
“别给我装傻,”士子并没有上当,“前几日我不在家里,我弟弟个没出息的东西,竟然收了这些敌国的东西,我刚才已经家法伺候了,这些东西,在下如数奉还,请秦使好自为之。”
“好的,我会传达的,”昭明行礼,“敢问这位大人尊姓大名,我好通报主使。”
“某行不更名,坐不改姓,”那蓝袍士子说,“在下芈姓屈氏,名为问天。”
“大人可是屈子的后人?”昭明问道。
“与你何干?”屈问天显然并不想和昭明多聊,“好了,东西都在这里了,我们走。”他对仆人说,一群人浩浩荡荡的回去了。
这么礼貌,就只是还了东西?所以带这么多人到底是来干嘛的?昭明不太理解。
如果换成是昭明,找着这个机会,至少要冲进去,把收买官员的名册抢出来献给楚王。
可惜了,这个屈问天,昭明心想,虽然好像是个忠臣,但也确实是有够迷的。
屈问天走后没多久,王绾急匆匆的回来了。
“见过主使,”昭明行礼。
“包围使馆的人呢?”王绾气喘吁吁。
“走了,”跑堂插话,“多亏了这位昭大人。”
啊?昭明愣住了,不,其实我也没做什么。他想说。
“是这样啊。”王绾松了一口气,“有劳副使了。”
“大人,”昭明实话实说,“这其实并不是小人的功劳,来人是屈家的人,只是送还了礼品,并没多刁难小人。”
“屈家是吧,”王绾点点头,好,记下了。
我是不是不该说,看到王绾的反应,昭明心想。
在这件小事之后,楚国的王室终于有了反应,接见使节的时间定在了三日之后。
晚上,昭明收拾洗漱了一下,在脑海里构想了一下在楚国朝堂该怎么反应。这几天昭明的烧虽然退了,但身体多少还是有些不适,准备了一会之后,他累了,于是决定睡觉。
“刷,嘭。”正要入睡时,忽然听到了一阵响声。
谁啊?他坐起来,左右观察了一下,在院墙附近发现了一片竹简,绑在一块石头上。
“明日,云梦馆。”竹简上写着。
这是什么意思?昭明看看四下无人。这是给我的吗?他不敢确定,但还是悄悄的把竹简藏了起来。
面见楚王在后天,明日确实无事。他盘算了一下。
还是去吧,反正来都来了,去看看这是怎么回事。他最终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