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江看去,那条气势如虹长龙打捞队已经不在,取而代之的是十几艘浮船,这些船的船帆上都贴着许多旗帜,而贴不下的,就贴在船身各处。
尽管船上的旗帜几乎涵盖了紫图大半的国家与组织,但是这次在上面作业的人却少得可怜,甚至可以说寥寥无几,几乎都是除了船夫之外,就只有几个胆子大的年轻人手持玻璃瓶,在广阔的江面上各处采集样本并检测。
然而,这些在水上作业的人却远比江岸上的密林里的人要多,也正是这个时候,密林里的稀疏人影努力地搜寻着线索,他们怀着不安地预感,全程神经紧绷,丝毫不像是自愿而来的。
可笑的是,他们就是自愿而来的。
他们是各个国家研究院的实验新生,为了一个保入研究院的名额,不惜挺而走险,依靠在导师面前无畏卖命,来换取那个机会,现在,即使他们深知自己身处龙潭虎穴,也不能有一点退缩。
今天隔49号,虽已经过去了整整一周,但这林子里发生过紫气吃人事件,影响极其恶劣,始终让人不寒而栗,无论是当地百姓的口头描述,还是好事者的设备记录,都向这些研究团印证了一件事——紫气发生异变了。
在现有科学体系里,这种未知的紫气曾一度给科学家们带来了严重不安感,它因其在任何条件下都不与物质反应的特性而被现有的各大体系拒之门外,甚至被认定为是一种与科学毫不相干“系外物质”,明明深知这样草草下结论的荒唐,但截至目前,科学家们也却无法给出它不与物质反应的任何解释,找不到更好的说辞了,就只能这样了。
然而,即便这些人可以自诩为该方面的专家,却连紫气是什么都不知道,只知道它是紫色的,类气体状,有点小脾气,会害人,他们无法从微观洞悉它的全貌,也无法通过其他物质给它造成影响,进而做出类比,更无法通过现有科技对它进行捕获。
这种类气体的物质是那么的美丽而神秘,让古紫图人为它专门开设了一门学科——紫学,可是直到现代,其依旧没什么进展,以至于它被生生嘲讽了近两千年。
紫图绝大多数人认为这些东西无非是别样的灰尘,人畜无害,而这些潜心研究紫学的人就是一群游手好闲的人,拿了大量的资源不说,还光写一些小孩都哄骗不了的无用论文。
事实上,这些圈外人所言非虚,就近几年的研究进展来看,他们确实在无底线的交差了事,可是各国政府对于紫气的研究却始终不能停,仅仅因为有人提出紫桓星的质量突变是因紫气而起的。
这一说法遭无数人怀疑,认为有这种想法的人无非是祸乱社会的阴险小人,通过制造海量真假难辨的错位信息,给社会造成严重压力,可是当他们沉稳下来,细细揣摩才发现,这种说法细思极恐,是极有可能的!
你却找不到任何反驳的证据——你不了解那种未知的物质,无法下结论;可是那个可怕的恶果,却频频真实写进生活当中,叫人类吃尽了苦头;人们通过了无数缜密的筛除才发现,唯一有可能从未进入自己视野,促使这些厄难发生的,就是这种紫气!
一切的一切,皆因现在事件的发生,变得有了解决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