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八加一(2 / 2)

事实上,别说霄芸,霄芸爸都很少参加了。

他们很早就搬离村寨到了镇上居住,村寨的活动都是偶尔参加而已,毕竟有这个文化传承在,也不忍一下子就断了。

这种祭祀在现在看来有些腐朽落后,甚至有些地区办的还劳民伤财。但多数祭祀还是有其积极意义的,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来说,也对于华夏人的血脉传承中的归属感认同感来说。

在越来越西化和城市化的生活中,年轻人能接触到这样活动的机会已经不多了。

苏冥看到,村寨里主持仪式的多数是老年人,还有一些常住村里的中年人,年轻人大多是一脸茫然的状态,跟他们一样。

于是他又想到了一个几乎无解的问题,当这批老人百年归寿之后,当新一代年轻人不再愿意回到农村之后,这些活动还能办的起来吗?

或许在不久之后,这些传统活动可能变成一个非遗项目,躺在博物馆的介绍里,从曾经的喜闻乐见,到无人问津。

但这又能苛责谁呢?年轻人吗?现在的年轻人要应对新的东西已经够多了,哪还够精力去管陈旧的东西呢?非遗之所以成为非遗,也是时代的选择。

祭祀活动差不多花了一个小时就结束了,但听说,筹备的人已经忙了快一个星期,如今祭祀结束,要办流水席,又得好一阵子忙活了。

但到了这时候,大家的心情反而快乐了起来,吃吃喝喝嘛,干嘛不快乐?

苏冥作为观礼的亲友,本不需要做啥,更不需要花钱什么的,但为了吃得心安理得,他还是找到祭祀的主理人挂了礼,还捐了个红包。

而他也被一些年轻人认出来了,因为霄芸出了名,他站在霄芸身边,想不被注意到都不可能。但认出来也没有什么,没有疯狂的粉丝围堵,甚至连想合照的都不多,只有几个玩短视频平台的大妈,询问能不能跟他合拍几秒,苏冥也一一满足了大家的需求。

不过,到了吃席的时候,大家对苏冥的“特殊照顾”就开始,纷纷过来想要和大明星大钢琴家喝一杯。

苏冥无奈,哪怕说喝不了酒也不行,盛情难却,勉强喝了一杯,然后就不再喝了。

黄爸也帮他解围,说人家唱歌的,不能喝酒,让大家适可而止。

大家也都散了,但也善意地开着玩笑,人家腾大爷韩虹老师那瑛老师,酒是吨吨吨地喝,歌不也嗷嗷地唱着?影响了啥嘞?

苏冥无言以对,只能大口大口吃饭,还别说,他们做的饭菜真的好吃。

“哥,你现在吃辣的能力显着见长呀?”霄芸见他一些辣菜也能吃了,笑着调侃。

“一丢丢。”苏冥又比了个一丢丢的手势,惹得霄芸娇笑不止。

虽然苏冥和霄芸不喝酒,但不影响同桌的人喝酒,不管男女年轻年长,有一个算一个都挺能喝,那米酒一杯接一杯地下肚,满满十斤桶的酒不多时就见底了。

这看得苏冥暗暗咋舌,不愧是贵州,“八加一”文化是深入民间根深蒂固了呐。

但显然不管是哪里,酒喝多了都不是好事,哪怕是气候寒冷的战斗民族,每年因喝酒死亡的人数比车祸死的人数还多。

于是苏冥和霄芸对视一眼,都不约而同地看向黄爸,黄爸不好意思地笑了笑,也暗暗表示少喝,少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