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展良起,本事还真不小,硬是把瀛海市副食品总公司和家家乐股份有限公司,折腾成了自己控股的 “天下”。
这董事长和总经理的俩大帽子,一股脑全扣自己脑袋上,公司里大小运营决策,全由他一人拍板,那架势,就差没在公司门口贴个 “展氏王朝,我说了算” 的牌子了。
刚掌权,展良起就雷厉风行地干了件大事 —— 注销瀛海市副食品总公司这老招牌。
这可是个有半个世纪历史的老牌公司啊,就这么被他轻轻松松宣告 “阵亡”,像个被时代抛弃的旧玩具,直接扫进了历史的垃圾堆,结束了它长达 48 年在商业领域里风风雨雨的坎坷使命。
展良起这一出手,就像在平静湖面投下巨石,激起千层浪。
对于那些打算离开公司的职工,展良起满脸堆笑,嘴上喊着:“咱不强留,走留自由,您随意!”
可这背后,他的算盘打得噼里啪啦响。
退股是退股,也发补偿金,不过这补偿金给得那叫一个 “实在”。
改制前后工龄补偿金都一个样,每位职工每工作满一年,就给 600 元,还限时领取,过期不候,这就像在打发要饭的,让职工们心里那叫一个不痛快。
再看那些愿意留下来的职工,企业改制后初期,倒没直接撵人走,看似人性化,实则暗藏玄机。
公司统一和职工签为期两年的短期劳动合同,就像给职工们套了个 “紧箍咒”。
在工资上,更是能省则省,直接执行瀛海市职工最低工资标准,就想着勉强让职工饿不死就行。
职工的公积金和养老保险,也全按最低标准缴纳,简直抠门到了极点。
展良起呢,没事就开着他那亮闪闪的宾利轿车,跟个 “视察大员” 似的,在基层单位瞎转悠。
到了地方,就开始给下属单位干部职工吹风:
“哎呀呀,公司财务没钱啦,都快揭不开锅了。你们要是不赶紧走,后面可就不保证退股和发补偿金喽,要走,可得趁早啊!”
这话一出口,公司内部瞬间像炸了锅。
干部职工们私下里议论纷纷,有的愁眉苦脸,担忧未来生活没着落;有的开始悄悄打听其他工作,准备另谋出路。
可更多人,对展良起这套话满肚子不满和反感,觉得他这是在威胁大家。
但展良起跟没事人似的,依旧每天开着宾利,在各个下属单位之间晃悠,一遍又一遍重复着他那套 “公司没钱,快走早好” 的说辞,就像个不知疲倦的复读机。
他心里门儿清,自己这么折腾,就是要制造紧张氛围,让那些还在犹豫的人赶紧下定决心,好方便他继续摆弄公司这盘大棋,至于别人怎么想,他压根儿就不在乎。
公司里那紧张压抑的氛围,就跟暴风雨来临前的乌云,沉甸甸地压在每个人心头。
原本还在观望的干部职工们,这下可坐不住了。
他们就像热锅上的蚂蚁,开始纷纷行动起来。
有的火急火燎地写好辞职信,那架势,仿佛多在公司待一秒,就会被 “展氏魔咒” 给困住;有的则像地下情报员似的,偷偷摸摸地四处打听新工作机会,眼睛里闪烁着对新生活的渴望。
展良起呢,躲在办公室里,透过那锃亮的玻璃,看着外面这一切,心里就像喝了蜜一样甜,得意劲儿都快从脸上溢出来了。
他一边暗自搓着手,一边想着:“嘿嘿,我这招‘逼宫计’,简直太妙了,就像一把神奇的钥匙,把这些‘有本事的人’都给‘请’走了,接下来,就等着坐收改制带来的红利,数钱数到手抽筋咯!”
企业里那些有本事的干部职工,早就对展良起那德行看不顺眼了。
在他们眼里,展良起就像个只会瞎指挥的 “草包”,给这样的人卖命,还不如自己出去闯荡,说不定能闯出一片新天地。
这不,他们纷纷一拍桌子,大喊一声:“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
然后就开启了各自的 “单飞” 之旅,那场面,就像一群被关久了的鸟儿,迫不及待地冲向广阔天空。
马天罡,那可是个厉害角色,他带着他那 30 多人已经成型的食品原料经营团队,跟一阵旋风似的,毅然决然地离开了公司。
他一边走,一边还喊着:“兄弟们,跟着我,咱们去外面吃香喝辣的,再也不用在这受窝囊气!”
有了马天罡这个带头的标杆,王志鹏也不甘示弱。
他眼珠子一转,心想:“马天罡能行,我为啥不行?” 于是,他麻溜地拉走了 20 多人糖酒副食品经销队伍勇敢地跳进了这片充满未知的 “海洋”,嘴里还念叨着:
“哼,我就不信了,我王志鹏还能被这市场给难住,等着瞧吧!”
李建树更是不甘落后,他一咬牙,一跺脚,成立了李家化妆品有限责任公司。
不仅带走了自己的部下,还拉上了化妆品生意伙伴,那场面,就像拉起了一支独立创业的 “起义军”,他高高擎起创业大旗,大声宣告:
“从今天起,我李建树要自己当老板,干出一番大事业!”
滕飞天也没闲着,他组织了 16 人,组建了一支物流运输车队。
这车队就像他的 “秘密武器”,在创业之路上一路狂奔。他开着那辆领头的货车,风驰电掣,嘴里喊着:
“出发咯,咱们要在运输行业闯出点名堂来!”
这些离开的人,都跟员工许下承诺,保证给大家更好的收入、丰厚的公积金和靠谱的养老待遇。
这一来,公司里呼啦啦地走了 100 多人。
展良起看着这场景,心里乐开了花,他美滋滋地想:
“哈哈,我都不用动手裁员,就达到了这效果,简直太完美了,这些人还真配合我的计划,这下公司可算是彻底归我掌控了!”
那些没本事的干部职工,就如同霜打的茄子,蔫头巴脑的。
他们眼巴巴地看着有能耐的同事潇洒离去,心里满是羡慕,可无奈自身条件不允许,只能咬着牙,选择继续留守在这已然变了味儿的公司。
年龄大的,体力精力跟不上外面的激烈竞争,担心出去找工作四处碰壁;拖家带口的,一家老小都指着这份收入过日子,不敢轻易冒险;经济上捉襟见肘的,更是离了这份工作就可能揭不开锅;还有些对未来充满迷茫的,害怕迈出这一步后,会陷入更深的未知困境。
他们就像一群被困在笼子里的小鸟,虽满心不情愿,却又不得不困守在这一方小天地,只为能勉强吃上一口安稳饭。
展良起可没打算放过这些 “留下来的羔羊”。
他那双眼珠子,只要一瞅见哪个不顺眼,就跟发现了猎物的恶狼似的,瞬间放光。
这不,财务部门的老张,就因为不小心在会议上打了个盹,被展良起盯上了。
没几天,老张就接到通知,被调到了公司最偏远、最辛苦的仓库去当管理员,工资也跟着拦腰斩半。
老张去找展良起理论,展良起翘着二郎腿,阴阳怪气地说:“老张啊,公司现在困难,得精简人员,你去仓库锻炼锻炼,说不定还能发挥更大作用呢!”
老张气得满脸通红,却又无可奈何。
销售部的小李也没能幸免。
就因为一次业绩没达标,展良起直接下令,给小李发最低生活费,还美其名曰 “激励措施”。
小李拿着那少得可怜的工资条,欲哭无泪,可又不敢辞职,家里还有房贷要还呢。
展良起这一系列操作,就像一把把刀子,扎在这些留守职工的心坎上。
他就是想通过这种方式,逼得大家主动提出辞职,好落个 “自动离职” 的名头,省得他背上裁员的骂名。
更悲催的莫过于赵艳茹了。
在那场风云变幻的二次改制风暴中,赵艳茹满心以为自己能凭借小聪明和背叛程浩然,投机取巧,在展良起那里谋得一席之地,继续飞黄腾达。
可她万万没想到,展良起不是程浩然,美色打动不了他,况且她还是个半老徐娘,他身边不缺美女,压根就没把她放在眼里,从一开始,她就只是一枚可有可无的棋子。
展良起利用赵艳茹扳倒了程浩然,在公司改制争斗中占据上风。他达到目的后,便开始对赵艳茹百般折腾。
先是安排她去做各种又脏又累的杂活,公司里那些没人愿意接手的烂摊子,全都一股脑丢给她。
赵艳茹每天累得像条狗,却连句好话都听不到。
展良起还在公司里散布关于赵艳茹的各种谣言,说她品行不端,淫乱无度,为了利益不择手段。
渐渐地,公司里的人都对她避而远之,甚至还时常对她冷嘲热讽。
可怜的赵艳茹,失去保护伞,在公司里人见人躲,像躲避瘟神似,完全成了孤家寡人。
更过分的是,展良起为了彻底摆脱她,还设下陷阱,让她在工作中犯下一个看似严重的错误。
然后以此为借口,不仅将她扫地出门,还让她背上了巨额的赔偿债务。
再说那些被折腾得够呛的职工们,心里头窝着一股火,临到要走,还想着能多要点补偿金,毕竟在这公司辛苦这么多年,谁不想走得 “实惠” 点。
于是,他们一合计,决定使出最后的 “杀手锏”—— 上访,指望能引起市商务局的重视,帮他们主持公道。
一群职工浩浩荡荡地来到市商务局门口,举着牌子,喊着口号,那架势,就像要掀起一场 “正义风暴”。可他们哪里知道,这一趟,注定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市商务局的那些人,一看到这阵仗,立马施展起 “腾挪推移大法”,跟耍杂技似的,把责任和问题一股脑儿地推卸给了家家乐股份有限公司。
这皮球,就这么 “嗖” 地一下,又弹回到了展良起手里。
展良起得知这事儿后,嘴角浮起一抹冷笑,心里想着:“哼,这些人还想翻天?看我怎么收拾你们!”
他那手段,可不是一般的毒辣。
很快,就派人对上访的职工们进行各种 “关照”。
在职工们回家的路上,时不时就会冒出几个陌生面孔,对他们指指点点,言语里满是威胁;还有人跑到职工家里,敲敲门,留下几句狠话就走,吓得职工们家里人心惊胆战。
职工们原本还想着能为自己争取点权益,可在展良起这强势的打压和恐吓之下,感觉压力如山般压来,喘不过气。
有人开始打退堂鼓,小声嘟囔着:“算了吧,咱们斗不过他的,再这么下去,说不定连现有的补偿金都拿不到了。”
慢慢地,上访的队伍开始人心涣散。
随着时间一天天过去,这场原本有可能闹得沸沸扬扬、引起广泛关注的上访风波,就像被一阵风吹散的烟雾,渐渐平息了下来,仿佛什么都没有发生过。
而展良起呢,依旧坐在他那宽大的办公室里,翘着二郎腿,得意地想着:“跟我斗,你们还嫩了点!”
那些职工们,只能无奈地咽下这口气,带着满心的委屈和不甘,默默接受这一切,继续在生活的泥沼里挣扎前行。
这个社会赚钱的大多是自私自利、心肠坚硬如铁的人,只有这种人,才能获取更多的资源,才能变相成功。
在熬过了改制转型初期那阵鸡飞狗跳的动荡日子后,展良起总算是能喘口气,安稳地坐下来,好好琢磨琢磨手里这家企业该咋摆弄了。
他往那老板椅上一靠,眼睛盯着天花板,脑子就像飞速运转的小马达,开始复盘之前的事儿。
他心里明镜似的,程浩然那套经营策略,搁现在就是老黄历,压根儿行不通了。
他撇了撇嘴,自言自语道:“那家伙,整天整些花里胡哨的,啥理论、宏观连锁经营,说得倒是好听,可我哪懂那些玩意儿啊,也不想懂。摊子铺那么大,资金链不断才怪,简直就是瞎搞!”
展良起不图那些虚头巴脑的名声,他心里藏着自己的小算盘,野心勃勃,就盼着能闯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商业天地。
那些平日里跟他称兄道弟、白吃白喝的狐朋狗友,这会儿也都凑过来,七嘴八舌地出主意。
王传友拍着胸脯说:“展哥啊,这企业都归你了,可得有点真本事,不然分分钟被市场这大浪给拍沙滩上,只能吃沙子咯。依我看,你还不如老老实实守着手里的摊子,收收租金,稳当又舒服。”
这话一出口,其他人也纷纷点头附和。
展良起听着,心里头一震,仔细想想,还真有点道理。他一拍大腿,猛地站起身来,大声喊道:
“对!我得干出点名堂,打破这旧有的商业格局,建立一个全新的民营化商业帝国,在我的地盘,我必须说了算!”
从那以后,展良起一门心思扑在赚钱这件事儿上。
他心里清楚,要想让自己的企业稳稳当当,持续创造财富,就得下狠手。
说干就干,他立马召集公司董事会,开了个紧急会议。
会上,他目光坚定地扫视一圈,斩钉截铁地说:
“兄弟们,从今天起,咱们公司要大变样!以前那些老掉牙的运营模式,统统扔掉!市场机会稍纵即逝,咱们得抓住时机,彻底改头换面。以后,赚钱就是咱们的首要任务,谁能给公司带来真金白银,谁就是英雄!”
展良起盯着那些亏损项目的报表,眉毛紧锁。
他心里清楚,不破不立,必须快刀斩乱麻。
那些连锁项目就像一团乱麻,虚假繁荣和繁杂事务缠在一起,把公司拖向深渊。
“哼,是时候动真格了。”
他在心底暗暗发誓,目光中燃起了 “不破不立” 的火焰,宛如一位即将奔赴战场、大破敌军的江湖大侠,准备掀起一场轰轰烈烈的彻底改革,将那些虚假、繁杂的东西彻底清除。
新农村有限责任公司,这个 “烫手山芋”,成了他的首要目标。
展良起嘴角微微上扬,眼中闪过一丝锐利,那架势,活脱脱一只锁定猎物的老鹰。
他心里盘算着,这家公司表面风光,实则暗藏危机,若能从这里打开突破口,改革之路或许能顺利许多。
于是,他找来专业评估机构,要给这家公司来个彻彻底底的 “扫描”。
评估报告摆在面前时,展良起的脸色愈发凝重。
“果不其然,这摊子铺得太大了。”
他喃喃自语,看着报告里那些刺眼的亏损数字,心中五味杂陈。
公司战线拉得过长,人力物力脱节,就像贪吃蛇吞下太多东西,把自己缠得动弹不得。
看似响亮的名声,在巨额亏损面前,不过是自欺欺人的幌子。
评估机构的建议 —— 整改,否则没救,如同重锤,敲在他的心坎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