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顶端的那卷,书写着优雅的魔法铭文。
这熟悉的笔迹令他心头一紧。
“卑职已引领风翼军团驻守朝鲜皇城,蓄力待战。”
史克法暗自咒骂,这狡猾的少年……竟带着军队避至朝鲜,此计着实狠辣。
还堂而皇之地声称重整旗鼓,再战江湖?
驸马大人是逍遥了,清静了,却将他这个江南巡查使置于风口浪尖之上!
史克法心中如明镜般透彻,他深知崇祯这位帝王已无力回天,一方面风翼军团将领步步紧逼,另一方面……帝王自身也失去了斗志。
南京内外,大明疆域中无人不晓,看着崇祯帝颓唐的模样,退位只是时间问题。
若帝王仍有振作之心,就不会选择自我牺牲。
然而……
此事谁敢直言?
如此大逆不道之事,谁愿挑起这个重担?谁又愿戳破这层神秘的面纱,承担未来史书上的千古骂名?
“奸佞,叛逆!”
没有人愿意充当驱逐帝王的角色,这是一场费力不讨好的斗争,稍有不慎,历史便会烙下恶名。
“好你个兔崽子!”
史部堂苦笑着,驸马爷沈天石,这狡猾的小家伙,竟以金蝉脱壳之计,将这棘手的问题丢给了他这位部长大人。
他的心思,真是难以捉摸。
朝鲜,皇城。
“阿嚏!”
沈天石突然打了个喷嚏,感觉一阵奇异的魔力波动。
“呵,呵。”
史克法又气又笑,对沈天石无可奈何。
“唉。”
部长缓步返回,拿起另一卷卷轴,眼中闪烁着惊喜,终于有人敢于撕破这层面纱。
第一个建议崇祯帝王逊位的,竟是……山东总兵李岩。
“竟然是他?”
史克法略感惊讶,随即释然。
并不意外,李岩始终对崇祯心怀不满。他和他的父亲,山东巡查使李精白,曾在天启王朝安然任职。
然而崇祯一登基,便莫名地将他们父子二人诬陷为邪派。
“呼。”
史克法松了口气,不管是谁,总算有人提出了。李岩提议后,李锦也表示赞同,风翼军团上下更是不必多说……
史部堂总算得到了解脱,瞌睡时有人递来了枕头,他无需再成为那个篡位的乱臣贼子。
“唉。”
史部堂感叹,眼前的情景令人震撼。
“来人。”
他挥动手臂,“将这些卷轴送往魏国公府,供帝王预览。”
吩咐完毕,他走向窗边,凝视着东方松江府的方向。
长久的沉默。
两天后,朝鲜,皇城。
崇祯帝王未提及退位,也未明确表示不退位,只是颁布一道神喻,为大明驸马沈天石与公主朱媺娖订立了婚期。
两个月后,春暖花开之际。
帝王亲选的良辰吉日,三月十八。
“嗯?”
在奇幻的世界里,皇帝的这一决策闪耀着智慧的光芒,瞬间令朝野上下瞠目结舌,一方面,公主与未婚夫的婚礼日期敲定,带来了驱散厄运的喜庆气息;另一方面,它巧妙地缓解了皇室与凤威军团之间剑拔弩张的紧张态势。
\"嘶……\"
史可法、孙传庭等贤臣也不禁倒吸一口凉气,皇帝此举前所未有的明智,难道是他在生死边缘游走后,领悟了新的人生哲学?
无论原因如何,这都是一个令人欢欣鼓舞的消息。仿佛一剂强心针,提振了萎靡不振的大明王朝的士气。
全国上下沉浸在庆祝的喜悦之中,不仅是大明的中原、江南之地,连朝鲜的王京也笼罩在欢乐的氛围里。朝鲜的执政者、文臣武将,乃至凤威军的将领们,络绎不绝地前来致以最诚挚的祝贺。
\"恭贺总督大人。\"
\"向大人献上祝福。\"
沈天石毫无避讳,携身着喜服的朱媺娖款款而出,接待宾客,更出资举办流水宴,让整个军队都能分享这份喜气。尽管这在传统礼法上并不恰当——公主身为皇家之尊,尚未过门,不应如此高调,但沈天石早已抛开了那些陈旧的束缚,毕竟,这是一个大航海的时代,不应再被旧习俗牵绊。
这日,士兵们有幸亲眼目睹了公主的绝世容颜。十六岁的朱媺娖身披鲜红的喜服,头戴凤冠,霞帔加身,宛如花朵般娇艳,让人赞叹不已。
公主亦落落大方,亲自为三军将士斟上喜酒,引得全场欢呼雀跃。
\"好!\"
在这欢乐的海洋中,沈天石微笑着,对皇帝退位之事绝口不提,他对那个位置根本没有任何向往!那皇帝宝座究竟有何魅力?大明的皇帝还不如江南的一个富绅过得自在。
每日困于皇宫的金丝牢笼,夜晚比犬晚睡,黎明比鸡早起,稍有风花雪月之举,就被批评为昏君。他对这样的生活毫无兴趣。
他心中另有计划。
纵观历史长河,任何近代帝国的崛起都只有一条道路——削弱皇权,别无他途。或通过政变建立傀儡皇帝,或以暴力鲜血铺就。
若不压制皇权,何谈近代文明的建立?如今,北方有蛮族威胁,南方有列强环伺,篡位弑君这般愚蠢之事,他绝不会做,那只会让大明分崩离析。
因此,只剩下一个选择,那就是渐进式的建立虚君立宪制。但这不能操之过急,否则便是愚行,任何理智之人也不会冒险成为人人唾弃的叛贼。
首要之策,便是制造声势。
在大明江南,喜庆的气息还未消散,而沈刊在大明时报上发表的一篇文章,又让江南的文人学子和朝廷官员陷入了热议。
这篇文章名为“法在君上”。一经发表,江南哗然,天下震动。
\"听听,这话该如何理解?\"
就连开明如史可法、孙传庭的文官也被震惊,\"法在君上\",这还算是人说的话吗?这是大逆不道啊。
然而,这篇文章出自沈天石之手,又有谁能去指责他的罪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