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到达(1 / 2)

自那起事件过后,凌小萌所在的车厢一路平静,再没出现任何异常状况。那些扒手和人贩子听闻火车上发生的诡异之事,都吓得远远避开,生怕自己也落得和他们同样的下场。

历经两天两夜的漫长旅程,火车终于快要抵达终点站。列车员熟悉的声音在车厢内响起:“各位旅客请注意,本次列车即将到达万家岭站,要在万家岭站下车的乘客,请您提前整理好个人行李,看好自家孩子,老人,做好下车准备,感谢您的乘坐!”

凌小萌把背包紧紧地抱在胸前,另一只手稳稳地提着提包,全神贯注地等待着下车的时机。火车缓缓停下,车门打开,汹涌的人潮裹挟着她一步步挤下了火车。刚一走出车厢,嘈杂的人声便扑面而来,她定了定神,抬眼望去,只见火车站不远处,许多人高高举着牌子,上面清晰地写着各个大队知青集合点的字样。

凌小萌和同行的知青们在人头攒动的车站里穿梭,眼睛急切地扫过一个个指示牌。没一会儿,他们就发现了那块写着“万家岭大队”的牌子。一个身材魁梧、皮肤被晒得黝黑发亮的中年男人站在牌子下方,正是万家岭大队的大队长。

他满脸笑意,热情地冲知青们挥舞手臂,扯着嗓子喊道:“知青同志们,都到这边来集合!我是你们的大队长赵建国,以后有啥困难,尽管跟我讲!要是有邮寄行李、今天打算取的,把多余的行李先搁拖拉机上,然后赶紧去取,咱们马上就得回去啦!”

凌小萌快步上前,礼貌说道:“大队长,您好!我是凌小萌,我就这一个提包,先放拖拉机上了。其他行李应该已经到邮局了,我现在就去取。”苏暖等人见状,也纷纷效仿。他们的行李大多选择托运。方便,省事,还不怕丢。

取完行李,凌小萌和知青们扛着大包小包往回走。还没到拖拉机停放处,就听见一阵喧闹声。走近一看,只见三个陌生的知青站在那儿,两女一男,正满脸不耐烦地打量着四周。

穿着碎花连衣裙的女生皱着眉,尖声抱怨:“这就是咱们要去的地方?这么破,这日子可怎么过。”旁边双手插兜的男生撇着嘴附和:“可不是嘛,早知道条件这么差,真不该来。”扎着高马尾的女生抱着胳膊,满脸嫌弃地看向拖拉机,大声嚷嚷:“这拖拉机也太脏了,全是灰,还有一股子怪味儿,怎么坐啊?这能把咱们安全送到吗?”

这话一出,周围的知青们不乐意了。一个男生立刻站出来反驳:“嫌脏?那你打算怎么去知青点?靠两条腿走几十里路吗?”苏暖也忍不住说道:“大家都是来吃苦锻炼的,这点脏就受不了,以后的农活可都是又脏又累,怎么办?”凌小萌走上前,耐心解释:“拖拉机平时在地里干活,难免会沾些泥土灰尘,咱们稍微收拾下就好,别太挑剔了。你看看别的大队还是牛车呢。实在不行你们走着也行。”

可这三个新知青根本听不进去,碎花裙女生跺着脚:“收拾?怎么收拾?就这么随便擦擦,能干净到哪儿去,我可不想弄脏我的新衣服。”高马尾女生也冷笑着:“你们愿意坐你们坐,我可不想遭这个罪。”男生则一脸不屑:“别和这些人计较,他们都是乡下泥腿子。”

大队长赵建国赶忙走过来,依旧满脸笑容,好言相劝:“知青同志们,咱们条件有限,拖拉机是队里最主要的运输工具了,确实没那么讲究。但大家放心,保证把你们安全送到知青点。这一路也不远,咬咬牙就到了。而且现在的条件也没有几个大队能用的起拖拉机。”

在众人的劝说下,三个新知青虽然还是满脸不情愿,但也没办法,只好不情不愿地把行李搬上拖拉机,自己也小心翼翼地坐了上去,生怕碰到拖拉机的脏处。

拖拉机沿着蜿蜒曲折的土路缓缓前行,一路颠簸,那三个新知青坐在车上,自始至终都在小声嘀咕着不满。他们的声音虽不大,但在这嘈杂的拖拉机声中,仍清晰地钻进周围人的耳中。凌小萌望向远处,田野在微风中泛起层层绿浪,可她的心思却全然不在这田园风光上。她暗自思忖,这样的同伴,日后在一起干活,指不定要闹出多少矛盾。她心里决定,想着到了地方,一定要单独分出去住,绝不能和他们有过多牵扯。不然往后麻烦不会少。

终于抵达知青点,众人纷纷下车。那三个新知青抬眼望向眼前简陋的土坯房,脸上的嫌弃之色愈发浓重。身着碎花连衣裙的女生瞬间尖叫起来:“这怎么能住人啊?到处都是土,晚上让我怎么入睡?”扎着高马尾的女生也随声附和:“瞧瞧这床,看着就摇摇欲坠的,万一晚上睡觉塌了可怎么办?”而那个男生则直接一屁股坐在自己的行李上,满脸写着抗拒,一动也不想动。

大队长见状,快步上前,神色严肃却又语重心长地说道:“之前来的知青都是这么住的。你们要是嫌条件艰苦,完全可以自己掏钱找人盖房子。村里也有一些房子对外出售,你们要是愿意,也能买下来住。但大家要清楚,你们是下乡来建设农村的,可不是来这儿享乐的。要是实在适应不了,我可以把你们送回知青办去。”

凌小萌听完,略作思考后,上前一步说道:“大队长,咱们队上出售的房子都有哪些?价位大概是多少呢?我想买一套,往后说不定就扎根在咱们大队了。”

大队长闻言,耐心地介绍道:“大队上现在有几间土坯房,年头久了,比较破旧,不过简单维修一下还是能住人的,每间最低50元。另外还有两座砖瓦房,院子里连菜园都开垦好了,面积相差不大,一套下来350块钱,这已经是成本价了。这两套房子是去年村上的两兄弟盖的,后来因为工作调动,全家去城里买房定居了,就把这儿托付给村里帮忙售卖。”

凌小萌眼睛一亮,接着问道:“大队长,能不能带我去看看那砖瓦房?我挺想买一套的。”苏暖等七人也纷纷表示想去看看。那三个一开始抱怨连连的新知青,听闻有条件更好的房子,也按捺不住好奇心,想去瞧个究竟,看能不能占点便宜。

大队长爽朗地应道:“好嘞,那我这就带你们去看看。”说罢,他又登上拖拉机,载着这群新来的知青,朝着那两座砖瓦房的方向驶去。

不消片刻,拖拉机稳稳停在了砖瓦房所在之地。这儿离知青点不算远也不算近,差不多二里路。

眼前的两座砖瓦房,在一片质朴的土坯房之中显得格外醒目。房屋外观整齐,青砖排列得错落有致,屋顶的瓦片层层交叠,在日光的照耀下,泛着淡淡的光泽。屋前有小小的回廊,只是廊下没有了往日农家的烟火装饰,显得有些空荡。

推开半掩的院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院子中央的压水井。井身泛着陈旧的金属光泽,摇把有些斑驳,却依旧稳稳地固定在井口旁,仿佛在诉说着往昔打水的日常。院子里的土地略显荒芜,杂草肆意生长,本该是一片葱郁的菜园,如今却不见一丝绿意,只有几株不知名的野花在角落里顽强地绽放着。菜园边上,摆放着一些简单的农具,锄头、铁锹整齐地靠在墙边,金属的表面因为长久未用,蒙上了一层淡淡的锈迹,仿佛在无声地诉说着曾经的忙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