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鱼!
如果是小号的话,批发价一斤在四五块钱。
可如果是大号的话,一个超过三斤重的,价格的差距极大,应该说价格差很吓人。
就算是批发价,也不会低于50元。
而且还是平常的价格,现在临近过年,价格往上浮动每斤10元以上。
要是一个超过10斤重,价格就更高了。
这也导致很多专打鱼丸鱼饼的店,在临近过年的时间都会提前库存墨鱼,不然到时候没有原材料可以打墨鱼丸,就会赚少许多钱。
实在没有办法,那些店也很黑心,购买一些小号的,比如说几两重一个的,放到机器里拌成碎肉,那个时候人家也看不出来,他们爱怎么说就怎么说,说成都是用大号墨鱼,购买的人想要反驳一下都不现实。
现在的人也学精了。
不去那些店购买,也是实在没有办法才会去那些店买。
更多的人还是选择在临近过年之前自己购买成品的墨鱼,然后自己拿去加工。
导致在临近过年的时间,诞生出来另一条产业链,就是只做加工墨鱼的产业链,他们不帮你制成墨鱼丸,只帮你加工墨鱼,也不是一般的加工,帮你将墨鱼拦成碎肉,然后再帮你加佐料,比如说面粉,还有其他的一些东西,全都帮你弄到,你拿回去后就可以直接做墨鱼丸了。
收取加工费用,也相对干净一些。
卖墨鱼丸成品的,你看不见摸不着,鬼知道你的卫生环境是否合格呢?
如此一来。
反而大大方便了他们渔船,他们可以选择卖给那些专打鱼丸鱼饼的店,也可以做零售,把那些比较大号的挑出来,单个卖,价格可想而知,比批发价肯定是要贵的,或是做小批发,卖给下游的批发商,然后那些小批发商再去零售,价格同样也会高上一些,绝对比走量大批发的价格要高。
现在船队发现这个墨鱼群庞大,可以说运气来了都挡不住,种种因素叠加之下,绝对要大赚一笔。
唯一比较麻烦的就是需要下挂底拖网,风险系数相对会高一些。
可要说有多高也不尽然,最少实时渔讯可以看清楚海床的情况,海床地势相当平坦,而且还不是硬质海床,而是细沙海床地质。
细沙众所周知,比较松软,给下挂底拖网带来极大的方便与安全系数。
“卫19收到。”
卫胜当仁不让,他是一个老船长,船队下挂底拖网的次数屈指可数,也清楚下挂底拖网有多么危险,还真不放心交给经验相对不丰富的船长:“我现在就过去卫20那边。”
“好,等待我的指令行事。”
卫宏没有多余的废话,他驾驶的卫18已经靠近墨鱼群所在的海域,早就已经降速,不那么着急的情况下可以慢慢来,可接下来也有许多的准备工作。
下挂底拖网。
是需要对渔网进行改装的,单拖网在网下方加一个架子,铁架的下方位置带着滚轮的那种。
为的就是降低危险系数。
一旦海床不平坦,有滚轮,可以爬过去。
要是没有的话,就是直接硬拖过去,结果可想而知,要么就是巨力之下渔网破掉,要么就是渔网的质量太好,硬扯之下会倒拉渔船。
前者的可能性占据百分之八十,后者虽然只有百分之二十的机率,可最危险的就是后者。
渔网破了没有关系,无非就是浪费一张渔网而已,尽管渔网的造价不低,可船队损失得起。
要是后者的话,搞不好就是渔船的船头被拉翘起来,然后就是侧翻或是倒翻入海,可就不是闹着玩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