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巧。
因为船队轮班的关系,作为一个船长,真能不被弄废,不然无法自主独立,没能独当一面,就不是一个合格的船长。
刚开始的时候,还会将方方面面都交代清楚,一一安排好。
那是卫海刚刚上手,是一个过渡期。
现在已经完全上手,不是过渡期,不再需要跟之前一样。
“好的。”
卫海全程听得很认真,有海图讲解,也给自己留下很大的发挥空间,他自信不会有问题,举一反三产生一些自己的个人想法:“单个区域这个红虾群密集吗?”
“嗯?”
卫宏不由皱起眉头,他也不得不承认,自己不是神而是人,是人就有遗漏的地方,经这么一问,马上反应过来,反问一句:“你的想法是,卫18这边过去投入蟹笼,那个时候卫20开始收蟹笼,然后顺路将卫18投放的蟹笼也一并收了,在收蟹笼的过程中,卫20完成二次投放?”
“对!”
卫海经过严密的计算后,感觉这个方案可行:“现在的时间是早上九点四十一分,给算早上十点,距离开始退潮还有6个小时的时间,时间是足够的,哪怕是卫20完成二次投放的是1万个蟹笼,也有足够的时间完成将二次投放的蟹笼给收回来。”
“更何况,卫18投放完5000个蟹笼后,不用去操心将这5000个蟹笼收回来,完全可以掉个头回到原点,这个时候卫20二次投放下海的蟹笼已经有一段时间,要是没有多长时间,完全可以等一下,然后二次投放的这1万个蟹笼由卫18来收。”
“卫20与卫18联动,互相配合,可以将船队的1万个蟹笼利用到极致,有两艘主力渔船配合,完全可以办到。”
卫海感觉是没有问题,只是他也无法确保百分之百,因为投放蟹笼与回收蟹笼的时间无法精准,只能是大概预计一下花费的时间,万一预估出现很大的偏差,就会带来严重的后果。
也正是因为如此,他才用上不太确定的口吻,且这也是大事,必须得到卫宏的同意才行,不能自作主张。
“应该没有问题。”
卫宏也不能确定,很多时候只能靠预估,并不精准,但方案存在一定的可行性,就要去执行,如果出现意外,也有其他的方案可以弥补:“二次投放1万个蟹笼的时间肯定足够,完全没有问题,会出现问题的还是收二次投放这1万个蟹笼上,极有可能出现时间不够,到时候退潮,渔船吨位太大会有很大的危险。”
“但我感觉哪怕不能完全收回二次投放的这1万个蟹笼,也能收回来许多,就不会有任何问题了。”
“无法用主力渔船完全收回来,比如说还差一两千个蟹笼没有收回,那么主力渔船撤出,改用小船来收剩下的蟹笼。”
“用卫19的小船来收,速度是慢一点,应该说会慢许多,但也问题不大,唯一比较麻烦的是船员会辛苦一点,不过如果时间足够,尽可能用主力渔船来全部收回。”
卫宏提出了弥补方案,也可以说是备用方案。
但这些都是次要。
最重要的还是他同意了卫海这一次提出来的利益最大化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