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中科院深夜研讨叶灼作文,核聚变理论引震撼!(2 / 2)

钱老拍案而起,这位已有八十五高龄的物理学泰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此刻却像个固执的老顽童。

“不可能是一个十八岁的孩子写出来的!这里面的量子场论运用,至少是博士后水平!”

会议室里,其他专家面面相觑。之前已经确认过三遍,这确实是一份高考作文,作者确实是一名叫叶灼的高三学生。

“钱老,我理解您的怀疑。”林院士温和地说,“但我们已经查实了,这个叶灼同学确实今年刚参加高考,之前从未发表过任何学术论文......”

“荒谬!”钱老依然激动,“这里的推导思路,明显受到了最新量子纠缠研究的启发。而那篇论文是上个月才在《自然》杂志发表的!一个高中生怎么可能这么快就理解并应用?”

“除非......”他突然停住,眼中闪过一道精光,“除非这孩子是个真正的天才!”

会议室里一片寂静,所有人都在思考着这个可能性——他们是否真的遇到了一个科学奇才?

凌晨五点,经过整整一夜的讨论和论证,专家组终于达成一致意见。

中科院物理所所长孙教授站在白板前,总结着会议成果:

“经过全面分析,我们一致认为:

第二,文中75%的理论推导在现有科学框架下是成立的,其中38%的内容甚至达到了国际前沿水平;

第三,虽然文章中有约20%的内容存在理论瑕疵或技术上的不可行性,但考虑到作者是一名高中生,这已经是不可思议的成就。”

孙所长转过身,目光严肃地扫过房间内的每一位专家:

“因此,我提议正式邀请叶灼同学在高考后来我所交流,并考虑为他提供特殊的科研培养计划。大家意见如何?”

会议室内响起了一片赞同的掌声——这在通常严肃理性的学术会议上极为罕见。

“文件准备好了吗?”孙所长边走边问着秘书。

“已经准备好了,按照您的指示,特别邀请函已经打印出来,盖了公章。”年轻的女秘书小跑着跟上所长的步伐,“还有,教育部那边也来电话确认了,他们完全支持我们的安排。”

孙所长满意地点点头。

为了一个高中生,中科院物理研究所几乎动用了所有行政资源,创下了前所未有的效率纪录。特别邀请函不仅由所长亲自签名,还附带了一份非常罕见的“预录取通知”——承诺无论高考成绩如何,物理所都愿意为叶灼提供直接保送研究生的机会。

“对了,”孙所长突然停下脚步,“那个EASt装置的参观申请批下来了吗?”

秘书露出一丝犹豫:“这个.....。需要核工业集团那边的特别批准,正在加急处理......”

“不行!”孙所长难得地提高了声音,“就告诉他们,我个人担保!必须让这孩子看到我们最先进的托卡马克装置!”

一旁的林院士悄悄笑了:“老孙,你这是要把压箱底的东西都拿出来啊?就不怕国家机密泄露?”

“老林,你不明白!”孙所长神情严肃,“天才需要见到更广阔的世界!我宁可冒险,也不能让这样的苗子被埋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