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戬对赵佶汇报。</p>
“杨大伴,你说太师这个时候,是真风寒,还是假风寒?”</p>
赵佶这时候,突然也看着聪明了一些。</p>
“从老奴和太师的接触来看,七分真,三分假。”</p>
杨戬想了想,然后说道。</p>
“朕看未必,五分真,五分假吧。”</p>
赵佶冷哼了一声给出了自己的看法。</p>
“老奴愚钝,请圣上明示。”</p>
“他要是真的风寒,那他完全可以不来,跟着咱们走了这么久才风寒,一风寒就要回京,大伴你说,怎么会有这么巧的事儿?”</p>
赵佶这几年对蔡京的不满也是日渐增多的,只不过明面上大家都保持一个和谐而已。</p>
“圣上,太师为什么要这样子呢?”</p>
杨戬适时表示了自己疑惑。</p>
“大概是,他觉得朕已经不像以前那样子了吧……”</p>
赵佶没有说完,他也不知道到底儿应该说着什么了。</p>
曾几何时,蔡京也是他最信任的人,是他的挚友,他们可以一起讨论书法,一起聊聊风月,一起……</p>
可是现在,他们好像再也回不去了。</p>
“圣上对老奴,一直如故,太师应该也是这么想的。”</p>
杨戬安慰赵佶。</p>
“大伴,你和太师不一样,他家大业大,想的就多了。”</p>
赵佶轻轻摇头。</p>
“太师说,这一次回去后,他要告老还乡,大伴,你觉得呢?”</p>
“老奴不敢多言,圣上心中,自有圣裁。”</p>
杨戬能混到这个地位,什么能说,什么不能说,他心里都很清楚。</p>
“大伴啊,你什么都好,就是有时候,容易糊涂。”</p>
赵佶无奈地冲杨戬摇了摇头。</p>
“他这哪儿是告老还乡啊,他这分明就是以退为进!”</p>
“大伴,等这一仗胜利了,回京之后,朕就把太师手中的一些事情拿出来,交给大伴。”</p>
杨戬一听,立刻跪下了:</p>
“圣上,老奴年纪大了,很难再给圣上分忧了,这种重担……”</p>
“大伴,朕是信你的,你到时候看看有没有信得过的人,让他们接手,你帮朕看着就行。”</p>
赵佶打断了杨戬的话,在他看来,自己这么做,就是用人不疑,疑人不用,这多好啊!</p>
“老奴,谢圣上!”</p>
杨戬只能接受了赵佶的提议,不过心里,他确实也开始暗暗盘算了起来。</p>
蔡京啊蔡京,你精明了一辈子,怎么到老了,突然犯糊涂呢?</p>
……</p>
“报!童枢密,前面就是辽国边境!守军已经发现了咱们,正在边境集结!”</p>
童贯此时正在前面的战车中,有斥候火急火燎过来汇报情况。</p>
“行踪这么快暴露了?”</p>
童贯本来还想说两句,但转头一看这一眼望不到头的,还在不停蠕动的长队,童贯表示,这暴露也是应该的,这种阵仗要是还不暴露己方行踪,那就是辽国边境有大宋的内鬼了。</p>
“童枢密,现在咱们怎么办?”</p>
斥候也不知道应该咋办了。</p>
“杀过去!他辽国边境能有多少人在这儿集结?咱们直接杀过去!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p>
童贯突然就发狠了!</p>
“可是童枢密,此事事关重大,要不要禀告圣上……”</p>
“兵贵神速,圣上不会有任何意见的。”</p>
童贯一边说着,一边从腰间掏出了一块令牌。</p>
“这是圣上御赐的调兵令牌,先锋十万大军现在都归我指挥!”</p>
“我让你们打,你们就打!”</p>
“为了我…我朝!对,就是为了我朝!”</p>
“我童贯,是要打燕云的人!愿意跟我一起打的!现在就给我冲……”</p>